发布时间:2021-09-17 浏览量: 次 来源:
“如果党组织能批准我的愿望,我保证承认党的章程,参加党的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为了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我愿献出我的一切。”这是王明猷同志在46年前的入党志愿书中写下的一段话。小事成大爱,平凡亦英雄。几十年来一贯的坚持,王明猷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命,没有惊天动地,只有春风化雨,用真诚走进了群众心间。2016年初以来,江苏文明网、扬子晚报网、苏州文明网、苏州日报、苏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以“活雷锋”“姑苏好人”“最美退役军人”等名义对他多年来义务维修的善行义举进行采访报道。
退役不褪志,退休不褪色
王明猷,68岁,苏州高新区(虎丘区)机关事务管理处原副主任,现为苏州高新区党政办机关退休支部党员。一直以来,这位热心的退役军人始终保持“退役不褪志,退休不褪色”,积极发挥专业特长,主动为社区居民群众义务维修家用电器,不仅维修免费,还自费万余元购买零配件。邻居们都说,老王在部队里是通信装备维修工程师,技能水平很高,故障电器只要经过他的手,基本都能修好,更重要的是,他为人很热心,还非常愿意帮助大家。
1972年,19岁的王明猷离开家乡南通海安来到苏州部队参军入伍。在部队里,他主要从事通信装备技术工作,又曾在解放军理工大学进行专业深造,有很扎实的专业基本功,精通通信装备的性能和维修,对通用电器设备维修方面也比较熟悉。平日里,无论是战友还是家属,只要谁家的电器出现了问题,他总会第一时间帮忙排忧解难。时间久了,他成了部队里小有名气的人物,各式各样的奖章奖状更是没少得到。也是在此期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上级领导和入党介绍人这样评价:王明猷同志“平时工作积极主动,吃苦性强”,“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从未有什么思想波动”。部队生涯的历练,使他掌握了过硬的专业技能,养成了勤劳肯干、乐于奉献的作风和品质。
1987年,王明猷响应军队“百万大裁军”退役,经过几个单位的辗转,后调入当时的虎丘区行政事务管理局从事行政管理。在忙碌的事务性工作中,他没有落下机电维修的特长,常常利用工作之余或值班时间钻研维修技术,与工程维修技术人员交流探讨,学习更新适应各类专业新知识新技能。他不仅指导单位上的重大维修,还亲自处理那些爬高落低、修修弄弄的零星维修。同事、朋友、邻居家里有电器损坏了,更是习惯请他上门处理。他总是自带工具欣然前往,顺利解决那些大大小小的问题。
“老王这个人真的蛮热心的,而且样样都会做,大热天的晚上家里空调罢工了,跟他说了一声,第二天一大早就拎着工具来敲门了”,说起王明猷的热心肠,作为同事和邻居的王小云赞不绝口。由于管理有方、服务周到、保障有力,加之性格爽朗、为人宽厚、古道热肠,王明猷在工作单位和邻居中间有口皆碑,深受领导和群众好评,多次被评为“优秀”和“先进”。
为人民服务,永不忘记的承诺
2013年,王明猷从工作单位退休,闲不住的他将更多时间和精力发挥在部队里掌握的电子技术技能上,倾注在为身边群众服务当中。他将家中阳台改造成了维修工作间,几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维修工具和零配件,那些早已闲置不用的电器在他手中一件件得到修复。
邻里间老年人较多,家中电饭煲、电水壶、电磁炉、电风扇等常用电器由于年久失修往往失灵,不是种种原因找不到售后服务,就是上门服务费用太高,再就是送出去维修太费周折……王明猷深深理解老年人的困难和想法,他也早将部队里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艰苦朴素的雷锋精神融入了生活习惯,主动承担起为左邻右舍免费上门维修的义务。他常说,“为人民服务不是挂在嘴上的,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行动,才能让老百姓得到帮助和方便”。
一般来说,商家的售后维修往往采取整块电路板更换来解决问题,动则花费几十、上百元。而王明猷的维修方式,多是发挥在部队里练就的基本功,通过测试和经验,查找到问题元器件,往往几块钱就能解决问题。难能可贵的是,不论是费心费力的维修,还是购买零配件费用,从来分文不取。他作为八级伤残军人,每年有一定的抚恤金,几乎都用在这方面了。他曾说,“抚恤金来源于国家,就把它用在服务群众上”。为了帮助更多居民排忧解难,他索性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张贴在小区宣传栏,公示在微信群里。而各种“求帮助”也随之找上门来,修门锁、换灯具、安装空调、处理水暖设备故障……他都是有求必应,尽己所能,不厌其烦。
他的志愿服务行动得到居民群众的称赞,送上门的锦旗和感谢信无数,更增进了邻里关系和睦,成为居住地姑苏区吴门桥街道象牙社区增强党员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生动案例。曾任社区党委委员兼第四党支部书记的窦洪庆曾写来感谢信说,王明猷同志“将退休作为新生活的起点,发挥一名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彰显了小举动大文明的时代精神”,并希望原单位和街道、社区“联动宣传这样的好人好事,传播正能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王明猷有一摞维修记录本,每帮助解决一个问题就会记上一笔,包括维修地点、故障表现、原因分析、处理方式等信息,有送到家来的,也有上门服务的,有本小区左邻右舍,也有其他小区老百姓家,多年下来洋洋洒洒五千余条。王明猷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保持记录的习惯,有时候用户回访比较方便,再加上平时维修中遇到的经验,把它记录下来,对于今后的维修有好处”。他还在家中显眼位置挂了一块白板,上面记录的是老百姓近期请求帮忙的问题——“当前的待处理维修事项”,这是把机关后勤服务的宝贵经验保留了下来,带回到退休生活中继续“为人民服务”。
发挥示范引领,成立个人志愿服务工作室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为进一步放大示范典型的辐射引领作用,苏州高新区工委老干部局充分结合王明猷自身特长,在区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特别设立了“志愿服务工作室”,并以其个人名字命名,精心打造成辖区内老同志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搭建起离退休干部服务辖区群众的示范平台。同时还挂牌授予“苏州银发生辉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称号,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王明猷每周五在志愿服务工作室定期设岗,免费为区域内广大群众提供小家电维修的专业类志愿服务。平时,区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也安排了工作人员正常接受维修登记。启用以来,工作室吸引了很多在活动中心参加活动的老同志,陆陆续续送来了从家里收拾出来的一些需要维修的小物件。许多老同志感慨,这样贴心的服务真是难能可贵,家中因小故障闲置的小家电,送出去专门维修太费周折,却又一直不舍得扔掉,如今在活动中心就能给免费解决,确实大大解决了老同志的实际需求。大家纷纷对王明猷的无私奉献表示特别地感谢。
“当年入党申请书的内容一直放在电脑里边,经常去看看,当时入党的时候写的什么,有没有什么承诺,现在承诺兑现了没有,有没有走样,自己监督自己,不忘初心”。王明猷说,“我的榜样是雷锋,为人民服务是永不会忘记的承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位“活雷锋”、老党员,用他一点一滴平凡而切实的行动,印证着入党初心,践行着党员使命,让我们体会到了平静中的力量、琐碎中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