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发典型

你的位置: 首页-银发典型

【百佳支部】“零距离”工作体系筑强“银发堡垒”
   ——无锡市滨湖区河埒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1-09-17    浏览量: 次    来源:

无锡市滨湖区河埒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注重组织生活正常化、学习活动规范化、教育管理经常化、服务关爱亲情化、发挥作用就地化,积极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在捐资助学、青少年教育、参与社区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江苏省及无锡市“六有一提升”示范党支部、滨湖区“最美老干部”先进集体等。

一、不忘初心,政治引领“零距离”。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每月支部学习注重学习时间短、主题明、形式多,并通过征订政治理论学习读本和报刊,拓宽老干部自学渠道。依托社区“党员中心户”、党员实境直播课堂等平台对无法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进行送学。坚持理论学习与参观调研相结合。开展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专题理论辅导,组织离退休党员开展回顾入党初心行、感受新时代建设成果行、家风教育行、党史学习教育等专题参观。坚持主题党日和兴趣活动相结合。以一月一主题、一周一活动的模式,为离退休干部提供政治学习、组织生活、党群融合、协商议事、志愿服务等5类课堂,吸引离退休干部积极参与。二是完善制度引领。坚持支部议事制度,支委会建立了微信群,将见面沟通和微信沟通相结合,支部学习、活动计划集体研究。完善走访帮扶机制,在春节等重大节日、老同志生病住院、家中发生重大变故、弥留去世等时机及时走访看望。探索激励表彰机制,定期开展表彰先进、宣传典型活动,选树了一批“最美老干部”“先进老干部”,为广大离退休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树立了榜样。三是优化组织引领。落实支部标准化规范化要求,由身体条件好、政治素质高的老干部担任支部书记和委员,按照“四就近”原则,科学细分党小组。依托离退休党员居住地建立非建制性党组织,同步进行学习教育、活动开展。成立以居住地为连接点的地缘型党小组,以兴趣爱好作为连接点的趣缘型党小组,以社区身份作为连接点的业缘型党小组等。

二、结合实际,关爱服务“零距离”。注重统筹离退休干部党建和城市党建,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与基层治理创新的实践结合。一是服务对象全覆盖。通过调研走访、信息摸底等方式,将26名离退休干部基本信息、个人诉求、健康状况、特长爱好、居住方式、子女情况等6类信息汇总成离退休干部信息库,做到个性服务、及时更新。二是服务资源全共享。街道高标准建设了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并在10个社区配齐老干部活动室,离退休干部党员可以就近参加学习和活动。依托社区15分钟生活服务圈,确定了一批家电维修、理发美容、家政中介等服务点,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为离退休干部提供定期上门服务。三是拓展服务平台。建立“1+1”服务队,提供“社区服务离退休干部联系卡”和便民服务手册,对行动不便的老干部采取送学上门、入户服务、心理咨询、“亲情陪聊”等。建立社区邻里学院,提供电脑、书画、歌舞、摄影等兴趣培训资源,丰富离退休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搭建平台,发挥作用“零距离”。按照“自觉自愿、量力而行、身体许可、发挥特长”的原则,以“党支部+志愿服务”的作用发挥模式,充分发挥好离退休干部在推动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唱响河埒好声音。一是传唱革命历史“好声音”。将离休干部乔国瑞的“乔爷爷故事会”、“小号手”黄浩如老同志的嘹亮军歌、薛新祥老书记整理的革命回忆录等,总结成一个个红色小故事、唱成一首首好歌曲、编成一本本历史书,激励身边人。二是传递经验智慧“好声音”。在社区治理一线带队伍、在河道治理一线出主意、在矛盾调解一线唱和谐。老党员蒋浩度积极参与社区党群议事会,在社区治理和协商民主的探索中,提出一系列合理化建议;老党员陆金元始终关注辖区内钱家桥浜的黑臭水体整治,积极为社区建言献策,帮助钱家桥浜水体整治成为街道样板河道。易地安置离休干部吴振华夫妇都是法律一线专家,他们积极参与居住地蠡桥社区法律宣传和纠纷调解等工作,成为居民群众放心认可的法治“老娘舅”。三是传承革命精神“好声音”。支部书记寿能祥、副书记唐巧云等9名退休干部组成网吧义务监督员,炎夏寒冬从不停歇,为青少年绿色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老书记张仁生、孙吕辉等与多名大学生村官、年轻干部结对帮带,通过电话沟通、面对面交流、共同参与活动等方式,用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言传身教,帮助青年干部快速成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离退休支部的党员们虽不能战斗在一线,但纷纷响应政府号召不出门不聚集,并积极主动缴纳特殊党费,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抗疫一线的支持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