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24 浏览量: 次 来源:
在南京东郊的一座养老院里,午后的阳光洒进房间,一曲《贝加尔湖》悠扬且绵长地播放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手中摆弄着工艺品,“咕咕”一声鸟叫让老人笑开了怀。我们看到房间里书本整齐地摆列着,有些泛黄的纸张看得出岁月的痕迹。老人缓缓打开用布包裹着的一本证书,内页上赫然写着她的亲笔:“我们是平凡好人”。老人名叫沈元鹏,她是南京市生态环境局退休干部,1933年出生,1953年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已有68年。
热爱中国共产党,“我是一个勤奋的学生”
“16岁那年,我在家门口看到解放军走过,穿着布鞋布衣的他们燃起了我心中的憧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声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冲破天险,解放了南京。那年,16岁的沈元鹏在家门口看着身着布衣布鞋的解放军走过,朴素的穿着,坚定的目光,燃起了沈元鹏心中的向往。
如今,已有88岁高龄的沈老回忆起这段过往,眼睛里仍透出明亮的光。战士们朴素的布鞋布衣,掩不住军人身上的荣光,为国家做贡献,为百姓做贡献成为了沈元鹏坚定的信念。20岁那年,在南京工人医院做护士工作的沈元鹏自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承认党纲、党章,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决议,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觉悟,积极工作,精通业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屈不挠,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她一字一句地记着入党时的誓言,决心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从年轻时开始,沈元鹏便总是喜欢翻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为的就是武装头脑,坚定最纯真的理想信念。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坚定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入党为官论,我第一个反对,而且我一辈子反对!”如今已有88岁高龄的沈元鹏依旧坚定的说出这句真言。20岁起,她便笃定这个真理,成为党员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并不是为了功利。
1956年,这一年对在医院工作的沈元鹏来说并不平凡,一句“我要考大学”支撑着她,为国家崛起而读书成为了她心底里的呼唤,她用三个月的时间,埋头苦读,考取了哈尔滨外国语学院。这所学院有着全国出众的俄语专业,为了这个专业,沈元鹏从南京北上到了哈尔滨。“那个年代,国家需要俄语专业的人才,国家需要我就去学!”这是23岁的沈元鹏为了能够报效祖国所做出的选择,日复一日的埋头苦读成为了年轻的她日常写照。
1960年,本该结束大学生涯的沈元鹏得到了国家外交部的推荐,前往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西班牙语,开始了又一个4年的求学生活。回忆起这八年,沈元鹏是这么评价自己的:“我是一个勤奋的学生,在大学我拿到了优秀学生的荣誉。”一张优秀学生的证书在她众多的奖项里,算不上重量级,却让这位88岁的老人满足地“炫耀”着。这张为数不多的同学获得的优秀学生证书激励着沈元鹏踏实读书,勤奋做人。勤奋是她青年时期的写照,为国家崛起而读书的信仰在她的身上也得到了最好的显现。
热爱环保事业,“我是一个尽责的职工”
80年代初,环保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一个带着新鲜的词。环保是什么?环保怎么做?如今看来耳熟能详的答案在那个时代却很少有人能说的明白。1982年,在西安外国语大学执教的沈元鹏回到南京,加入了刚组建不久的环保队伍。这一年,沈元鹏已经50岁了,在人生的50岁毅然转身,沈老师从课堂走进机关,更是走向社会,成为更多人的环保老师。从“沈老师”到“沈工”,沈元鹏为成立初期的南京市环保局在环境宣传教育方面做出了努力。
学外语出身的沈元鹏,带着国际视野观察环保事业。“我们在做什么?国外有什么好的做法?”这是沈元鹏最常有的思考。安排专业老师进行授课,安排专业人员开展讲座,在南京环保事业刚刚起步的年代里,人人为环保的理念一遍遍地被沈元鹏传递着,为环保事业的迅速发展不断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
许是因为当过老师的缘故,沈元鹏在环保领域里也不断地做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走下讲台,隐于人后,她秉持着铁一样的信念,为祖国做着贡献。退休后,她的心中仍然装着环保事业,关心环保工作,宣传环保知识,尽责是她真实的写照,为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她做着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热爱美好的生命,“我是一个平凡的好人”
听歌,听古典歌曲,伴着《杜鹃圆舞曲》吃完一顿早餐。刷剧,刷着时下最热门的电视剧。看《觉醒年代》,和片中的李大钊、陈独秀进行“隔空对话”。那些革命家的爱国情怀,那些历史上的爱国故事,常常让这位老人热泪盈眶。这些生动的生活片段都来自沈元鹏,和老友下棋,和学生聊天,这位88岁老人尽可能的把生活过得多姿多彩,活力无限。
“国家培养我,我也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回报国家。”18年前,沈元鹏和丈夫申请了遗体捐献,在申请书上,沈元鹏赫然写着:“我们是平凡好人。”平凡的一句话,不凡的一件事,沈元鹏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信念,要让美好的生命在他人身上延续、为医学发展作贡献。为了节省开支,沈元鹏自愿降低入住养老院标准。但在有地方发生重大灾害时,她都会慷慨解囊,2020年疫情期间,她又主动向疫情灾区捐款。今年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她用自己节省下来的钱向党组织缴纳了一笔大额党费。“党培养我68年,这是我必须要做的!”一句简单的回应传递了她坚定的信念,表达了她强烈的意愿。平凡是她对自己的形容,不凡是她对后辈的影响。
“能看到建党百年是我的荣幸。”沈元鹏的手有些颤抖,她轻轻地抚摸着胸前的党徽,用一生践行对党的誓言。平凡好人是这位老党员的时代自白,每一次的奉献背后是她对党的告白,将一生奉献给党,将一生服务于人民。她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