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发典型

你的位置: 首页-银发典型

【百佳党员】繁霜尽是心头血   洒向千峰秋叶丹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退休主任药师、副主任医师游一中

发布时间:2021-10-02    浏览量: 次    来源:

他是联合国环境署气雾剂技术备择委员会的成员,被美国气雾剂协会主席M·A·约翰逊称为中国的“气雾剂之父”;他因为保护地球臭氧层作出贡献,而6次获得国际奖项……

他头顶无数光环和荣誉,看起来似乎离我们遥不可及,其实,他一直在我们身边。他就是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药师游一中。炎炎夏日里用来灭蚊子、灭蟑螂的杀虫气雾剂,哮喘人群使用的最便宜的平喘喷剂,都倾注着他的心血。

游一中长期从事防治感冒、气管炎、哮喘防治科研以及气雾剂开发推广工作,曾获科技成果26项专利8项。1978年被评为江苏省先进科技工作者,1982年荣获江苏省优秀卫生工作者称号,1988年获评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以爱国心维护群众利益

联合国禁止药品使用氟利昂,为了我国贫困地区的人们,他争取到一年的缓冲期。

我国对联合国承诺,从2012年7月1日起,诸如云南白药、妇科类等外用医药产品将停止使用氟利昂,两年之后,承诺不再生产含氟利昂的产品;到2015年,承诺我国市场上将不再出现任何使用氟利昂的外用品。

在专门调查了我国处于贫困边缘的地区后,游一中发现,这个地区的人们只能用得起一款价格便宜的使用氟利昂的平喘药,可是联合国环境署气雾剂技术备择委员会不同意中国继续生产这种对臭氧层有破坏的药。游一中递交了一大堆的贫困地区人们生活的资料和照片,据理力争。在游一中的努力下,中国被允许有一年的缓冲期,在一年期限内,人们还能以便宜的价格,买到这款使用氟利昂制成的平喘药。

“科学没有国界,科技人员却是有国籍的。我是地球人,但我也是中国人。”游一中说他的底线一直就是:既要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也要维护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以韧劲赢得国际认可

60岁前后参加联合国有关保护臭氧层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因工作认真负责而受到相关委员会负责人和同事好评。1999、2006、2012年三次获联合国环境署奖状;2008年获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贡献证书;2009年获得美国环境署颁发的2009年保护臭氧层奖。

按照惯例,作为中国派驻联合国环境署医学技术备择委员会的一名成员,游一中在满60岁那年就该按正常程序退休回国了,但联合国环境署一直不让他离开。一晃20个年头过去了,游一中应联合国环境署的要求担任委员一直连续工作到80岁。今年1月,在参加委员会工作25年后他被聘为医学和化学品技术备择委员会咨询专家。

“游一中是中国的‘气雾剂之父’。在联合国环境署气雾剂技术备择委员会,游一中就代表了中国。”美国气雾剂协会主席M·A·约翰逊如此评价说。

“在这个委员会,中国只有两个名额。如果我不退下来,那么就会占了别人的名额。”让游一中惊讶的是,联合国环境署表示:“中国照样可以派两个人来,但游一中不能走,他就在联合国继续工作。”

“我将自己定位成一块‘边角料’,做社会需要,别人能干但无暇或者不屑干的事。我想,联合国留住我的主要原因就是,我是一个认真在做事的人。”游一中谦虚而又诚恳地说:“我希望回顾我的人生时,我可以说,我努力了。我可以做到不心悸、不脸红。”

以身体力行托举学科发展

60岁以后他立志当好“推托工”,就是推动学科、行业发展,托举中青年向上,20年来他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他的诺言。

作为医院药学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他在中国药科大学支持下举办了临床药学在职研究生班,让29位药师在家门口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其中9位获得硕士学位。

他充分运用自己的国际人脉,义务为国内9省市的98位药师、10位医师联系出国进修单位,使他们顺利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国际知名院校进修。他的无私奉献的行动受到派出单位和接受单位双向的赞誉、钦佩。

作为咳喘药学服务项目三位全国总顾问之一,他积极参加中国专家共识项目建设标准和培训教材的编写、宣讲和推广,不顾80岁高龄四处奔波,仅2021年1-5月就出差47天在江苏、安徽、福建、上海等地演讲39场。其中,我省有2家医院获全国示范中心,2家获区域示范中心授牌,有力促进了项目的落地,受到各地热烈欢迎和好评。 

为了传播规范治疗咳喘病的理念和知识,他75岁仍参加“重走长征路、共铸中国心”活动到江西瑞金义诊、讲课,并向当地赠送药品和器械,受到当地群众、医院和政府的欢迎、赞扬。

作为总编,他组织编写出版了《旅安》《护环境 保健康》《生命之河的平衡》等13册科普书籍,并组织青年药师们到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宣讲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2017—2021年5年间,他主编出版了6本专著推动学科的发展。在国内率先举办《旅行医药》《药师的沟通技能》等国家级和省级继教班,拓宽了药学发展的思路和服务范围。

在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和瞿介明书记的鼓励下,他正筹建我国首个“吸入给药科普博物馆”。他将把自己珍藏的数千件样品赠送给博物馆,其中包括国际友人赠他的百年前的珍品。他的愿望就是让中国1.8亿咳喘患者合理正确地用上吸入药,让他们少吃药少打针口鼻吸药就能治病,享受医药进步带来的实惠,这是游一中的梦,他在努力使这个梦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