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04 浏览量: 次 来源:
蒋本立,男,1947年12月生,江苏如皋人,1968年3月入党,历任如皋市公安局副局长、司法局长、公安局主任科员,2008年3月退休,现为如皋市公安局老干部支部书记,连续13年被如皋市公安局党委、市级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3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6次被如皋市委评为离退休干部优秀党组织书记,担任书记的老干部支部先后2次被省委评为“基层先进党组织”、获得南通市“最美先进集体”和“最佳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荣誉。
他人退心不退,持续成为支部建设“领头羊”
作为退休多年的老党员,他坚持退休不褪色、退岗不退心,始终坚持党员标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研读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要义,把握精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意识和理念,在是非原则面前,始终站稳立场,经受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作为老干部支部的带头人,他紧扣上级关于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六有一提升”的创建标准,持续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化建设,深度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探索党建+志愿服务新模式,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贡献力量、发挥余热,不断拓展服务内涵和外延,全天候、多层次、宽领域及时发现、推动解决问题,提高老支部建设效能。
他人离责不离,主动化身交通安全的“啄木鸟”
作为从公安机关退休的老干部、老同志,他始终秉承公安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诚于党、履职尽责,为公安事业奉献青春年华。
退休后,生活在如皋的老城区的他,在每天的出行中,真切感受到居住小区周边交通组织相对薄弱,道路相对狭窄,通行效率相对较低。针对这一情况,他主动在老干部支部大会上提出建立老干部志愿服务团队,这一提议得到了支部许多老同志的积极响应。
在践行文明交通的一线,他主动担任交通秩序巡访团的团长,因地制宜组织他的团队分组分队在重点路段、主要交通路口,采用定时与不定时相结合的机动方式,发挥专业特长、职业优势,以点带面,点滴汇聚,在如皋城区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广泛开展文明交通主题宣传。
针对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车窗抛物、乱鸣喇叭,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非机动车越线停车,行人过马路不走斑马线等交通违法行为,他头顶烈日开展文明交通劝导。被他劝导的群众特别是年轻人,见他汗流满面、不辞辛苦,都深受感动、虚心接受劝导、自觉改正不文明行为。
针对如皋苏浙大市场周边车辆乱停乱放,多个摊位占道经营,严重影响交通通行的情况,他积极推动由公安交警、城市管理、市场管理、环境保护等部门的组成联合工作组对苏浙大市场周边环境进行联动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他人老腿不老,亲力担当文明实践的“劝导员”
已是74岁高龄的他,经历了岁月的磨砺,虽然满头银发、年岁已高,但精神矍铄、初心不改。
在新时代文明城市建设中,他始终认为要真正提高一个城市的文明指数,首先需要的是自己亲力亲为、率先示范。他深知要想打动身边人、影响身边人,最基本的是要有敢于喊出以自己为标杆、向自己看齐的魄力。为此,他积极响应党中央“移风易俗”的号召,带头做“移风易俗”的示范者,利用扎推闲聊、娱乐休闲的契机,深入浅出的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移风易俗、革除陋习”主体宣传,针对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和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开展道德评议,配合社区干部加强监督劝导,推动形成勤俭节约、文明健康之风,促进社风民风持续改善。
在抗击疫情最艰难的时期,他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护的同时,主动与自己所在社区对接,了解社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道口值班力量不足等实际困难。他与工作人员编组值守道口、测量体温、查验通行证,提醒进出人员戴好口罩,减少外出,不组织或参加聚集性活动,有效缓解社区一线防控人手紧的问题。
他人闲身不闲,始终甘做事业传承的“老黄牛”
他主动发挥一名老公安的经验优势,积极发挥自身余热,主动参与化解一些疑难信访事件,帮助解决了一批疑难复杂案事件。
他主动发挥一名老公安的见识优势,致力于做好公安事业的参谋服务工作,积极参加各类座谈会、恳谈会,主动为公安工作问诊把脉、建言献策,推动公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他始终把调查研究、多建诤言作为老干部支部工作的重点,每年牵头确定一批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调研建言选题。为提高建言质量,他亲自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与一线执法办案民警、辅警交流,掌握第一手资料,提出建议对策,形成高质量的意见建议。针对城区规范养犬的问题,他多次向公安、城管等部门反映,提供对策建议,为《如皋市城区犬类管理暂行办法》的正式施行贡献了力量。
他主动发挥一名老公安的阅历优势,主动参与对新参加工作的新警的培养和教育,每年均到新警培训班授课,为公安事业的接班人传道受业解惑,通过自身的切身体会,从警经历,分享自己的从警感悟,勉励年轻一代坚持守正创新,赓续传承,为如皋公安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