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03 浏览量: 次 来源:无锡市惠山区委老干部局
陈奇梅同志现年71岁。1950年出生,197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49年党龄。2011年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工作岗位退休后,服从组织安排,接任无锡市惠山区老年人体育协会执行主席。自此,她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大刀阔斧地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在惠山老年体育这块沃土上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惠山区先后获得江苏省老年体育工作示范区称号、江苏省太极拳特色项目之乡、江苏省门球特色项目之乡、无锡市广场舞之乡、无锡市健身气功之乡、无锡市佳木斯操之乡、无锡市手杖操之乡”等称号;获得无锡市4A级文体社团证书;连续九年荣获江苏省、无锡市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陈奇梅同志因其出色的工作业绩,荣获2011——2016年度全国老年体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惠山区老年人体育协会获得2016-2020年度全国老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创建文体活动 积极营造老年健身氛围
上任伊始,便与老年人体协领导班子成员确立了“以项目建设为引领,以团队活动为载体,以创建工作为抓手,吸引更多的老年群众参与文体健身锻炼”的指导思想,创新老年体育活动内涵,开创性的将文艺活动引入老年人体协工作范畴,开展“惠山区老年文体特色村(社区)”创建活动。在她的带动下,创建活动遍布各村(社区),做到广覆盖,不留盲点;各文体团队的管理水平和活动技艺得到提升;健身项目增多,团队数量增加,全区一共有舞蹈类、球类、棋类、传统戏剧表演等各类文体团队137个,参与各类健身锻炼的老年人31798人次;老年活动经费也大幅增加。
组织团队创建 大力发展老年健身人口
首轮创建营造了老年人参与健身锻炼的初步效果。陈奇梅又开始思考酝酿新一轮创建,提出了团队建设分三个层级进行的要求,村(社区)抓基础团队,镇(街道)抓规模团队,通过每年的集中展示来落实大型特色团队的建设。区老体协抓精品团队,过每年的区级比赛来提高精品特色项目质量。
2016年至今,全区81个村(社区)通过验收,占全区村(社区)的71%。团队创建工作和省市“争先创优”活动交相辉映,取得丰硕成果。全区组建了3000人以上规模的太极拳、广场舞、健身气功、佳木斯操、手杖操和1000人以上规模的门球大型特色团队,另有500人以上的镇(街道)级大型特色团队26个。在团队建设的引领带动下,全区老年健身人数大幅度攀升,健身锻炼真正成为广大老年人自觉参与的日常活动,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组织团队展示 努力巩固老年健身成果
为了巩固创建成果,陈奇梅又富有远见的开展区镇两级的大型文体团队展示活动,发挥团队带动效应,使老年文体健身活动渐渐上升至一种时尚、一种文化。2015年举行了“惠山区老年人快乐舞步健身操、健身舞展示”活动;2016年举行了“无锡市老年人快乐健身系列活动、太极拳(剑)展示暨惠山区大型特色团队精品项目展示活动”;2017年举行了“惠山区文体精品节目表演暨洛社镇老年健身项目展示”;2018年惠山区第四届运动会开幕式上,区老体500人的太极拳大型展示活动气势恢宏;同年又举行了“欢度重阳节、喜庆敬老日——惠山区老年人文体精品节目展示”;2019年举行“与时代同行,与祖国同庆——惠山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文体特色项目展示”,全区出席老年人1400多人;2020年,举办了“重阳金秋结硕果,健康小康共携手——惠山区庆重阳、奔小康老年文体汇演”展示活动,1300多老年朋友展示了健身气功、第二套手杖操、旗袍秀、广场舞、曳步舞、第九套广播体操等节目。
与此同时,镇(街道)级的展示也随之进行,如洛社镇举行《馨城杯·健身项目展示》,阳山镇举办“太极协会成立仪式暨太极拳大型展示”活动,堰桥街道举行“健身气功协会成立仪式暨大型气功系列项目展示”活动。
创建门球之乡 全力加强传统体育项目
在大力推动文体项目及团队建设、进一步扩大老年健身锻炼人群的同时,陈奇梅敏锐的注意到门球运动亟需巩固提高。她召开全区“创建江苏省门球特色项目之乡”推进会,听取创建计划、设想及初步做法介绍,在各镇(街道)全力发展新门球队员。经过努力,年内新增门球队22支,发展新门球队员235人,全区门球队伍增至66支,门球队员达800余人,占惠山区7万老年体育人口的1.15%。接着活动造势,全区分别举行新老门球大联赛、争霸赛和混合赛,整个赛事时间跨度长,参与人数多,活动气氛浓,影响层面广。
发展了新队伍、增添了新人员、举办了新赛事,一系列的活动给门球运动带来了生机。但是,要使门球活动长盛不衰,真正走出困境,还得有足量的场地保证。目前,很多村(社区)原先的门球场地随着农村拆迁安置已经消失,必须予以补充。然而,场地建设涉及土地、环保、城管、资金,工作难度极大。陈奇梅逐一走访相关镇(街道)主要领导,并约请土地、环保、城管等部门负责人一起现场办公,落实门球场地选址定点及新建、改建事宜。全区总投资约800万元,新建门球场14片,改建门球场10片,门球场地达到48片,其中带顶篷的两片以上的连场两个。发展新门球队员250人,门球活动焕发了新机,门球水平也在迅猛提高。堰桥社区新成立的两支共30人的退休教师门球队,在2018年无锡市庆祝教师节门球赛中,第一次参赛就分别获得第五名和第八名。2019年区门球队荣获江苏省老年人门球比赛第一名,全国老年人门球比赛第三名,惠山区荣获“江苏省门球特色项目之乡”称号。
打造多方合作的大老体工作格局
在老年人体协的工作实践中,陈奇梅深切的体会到,要做好全区老年人体协工作,必须获得上级领导、相关部门、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及广大老年朋友的广泛支持。她紧抓宣传报道工作。惠山区每年被《江苏省乐天夕阳红》网站录用文章近400篇,被《无锡市乐天夕阳红》网站录用文章近1000篇。近三年内,被《中国老年报》《老年体育报》录用文章79篇,被《无锡日报》等录用文章95篇。开创社会多方支持老体工作的途径,每年的“惠山区老年文体特色团队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都与惠山区四家相关部门联合举办,共同发文件,一起参与验收,获得这些涉老部门的关心和经济支持。每年区老体组织的各类比赛,都由上述四家部门主办、区老年人体育协会承办、各镇(街道)老年人体育协会轮流协办。
这种大老体工作格局还直接影响了镇(街道)老年人体协,好多镇(街道)竞相效法,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比如,洛社镇门球协会,连续十多年获得无锡市嘉弘科技塑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管锡康先生的经费支持。在陈奇梅的执着努力下,群策群力的大老体格局基本形成,有力推动了全区老年文体活动的蓬勃开展。
在动员和组织广大老年人参与健身锻炼活动的工作中,陈奇梅同志这位永不疲倦的老体工作者,正以她充满智慧活力的虎虎生气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古梅无他求,点红暖人间”,一切都是为了老年人的健康幸福。现今她又将目光聚焦在“如何指导引领老年人科学健身、精准锻炼”的课题上面,力求走出惠山特色的老年人体协工作的新路子,真正把老年健身工作做实、做细、做优、做精,竭尽全力为广大老年人谋求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