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发典型

你的位置: 首页-银发典型

【百佳支部】岁月见证初心   使命孕育未来
——宝应县山阳镇机关老干部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1-11-04    浏览量: 次    来源:

山阳镇镇直机关老干部支部组建于2014年10月,现有党员42人,分设两个党小组,党龄50年以上的老党员6位。

在县委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在县委老干部局指导下,该支部全体党员在支部书记杨宝平同志的带领下,始终坚持把政治思想教育放在首位,注重发挥老同志的智慧和才能,切实关心老同志的学习和生活。使支部工作既讲党性讲团结,又充满暖意温馨,使每次活动生动活泼,彰显正能量。

一、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支部组建多年来,政治学习一直是老同志的必修课,支部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始终以“三会一课”学习制度为基础,每年支部集中学习不少于4次,按照党员居住现状,分设城区、农村两个党小组,每月就近集中学习讨论。每年组织近距离红色学习。近年来,先后赴盐城、宝应县曹甸镇、宝应县西安丰镇红色教育景点,缅怀先烈,深知革命胜利来之不易;赴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瞻仰学习周总理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赴白马湖、三河闸、洪泽湖领略周边县市发展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同时,每年不定期的组织对本镇工业园区、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有机农业示范基地进行观摩等活动。通过这些生动的革命传统和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激发老同志支持党委政府工作的热情和爱党爱国的情怀。

在党委的领导下,支部组织老党员学习“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党史,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初心使命,畅谈理想信念及如何为家乡发展贡献余热。许多同志撰写笔记,积极参与“岁月见证初心、讲好入党故事”征文活动,其中6篇文章列入对镇中青年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教材。并以“老少同台”的形式进行演讲。有2位老同志还撰写了介绍家乡交通大发展的文章《乡路湾,话变迁》并做成了微视频,成为扬州市离退休干部的微党课教材,获得市县老干部局的表彰。

为了迎接建党百年大庆,今年4月,支部根据党委部署,发动老同志、老党员撰写“我最认同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例,目前,共有29名老党员投稿,其中周元香同志运用在老年大学书画班学到的技艺,构思绘制了一幅国画《红船》。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使支部老同志“讲政治、守信念、谈初心”蔚然成风。

二、发挥余热,激发支部活力

支部42名老党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勤奋工作,任劳任怨,为山阳经济社会事业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虽已退休,但那份对党忠诚、乐于奉献的信念尤在。都愿为家乡建设,随时听从党的召唤。

徐克礼同志,三年前就已退休,本来可以放下担子,好好享受退休时光,但恰逢《镇志》编撰工作启动,经镇领导动员,负责《镇志》业务主编,他毫不犹豫接受了任务,面对面广量大、纷繁复杂的史料,他这几年来走遍城镇单位、村组,前往临县、本县档案管理部门查阅资料,寻踪迹,走访史料当中涉及到的当事人、古迹。经过3年多的努力,《山阳镇志》即将刊印面世。

钱永波同志行将退休之前,镇党委综合考虑顺河村支部书记岗位暂无合适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支部书记一职暂由他兼任。当时,顺河村积存矛盾较多,可谓是“烫手山芋”,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承担了这份责任。任职期间,他主动走访基层群众,解决了许多棘手难题,同时积极培养后备干部,现在他虽然已离开顺河村,但是,经过近3年的努力,使原本落后的后进村一举变成考核先进的示范村。

韩国春、李万银同志居住在县城,身体一直都不好,但他们振作精神,主动参与社区“志愿者”队伍,常年坚持查网吧、办书屋、办爱心辅导班,工作有声有色,多次受到市县表彰。正是不断践行入党初心,热心参与公益事业,李万银同志荣获“中国好人”荣誉。

正是这些积极向上,老有所为的同志,在该支部群体中发挥了良好的正能量及示范带动作用,激发了广大党员热心公益事业的热情,形成了“争当作为做表率、争做示范超前”的良好氛围。

三、注重关怀,增强党员归属感

老干部支部党员总体健康状况良好,但由于年龄结构趋于老化,部分老同志的身体素质日渐下降。党支部出于关怀角度,适时与党委政府沟通,于每年5或6月份安排一次全面体检,及时了解支部老同志的身体状况,对患有重大疾病的或经济困难的及时上报党委政府,争取组织关心。这些看似平常的事,都能体现出组织上对老同志、政治、生活上的关爱的温暖。

组织关爱同志,老同志也心向组织,每当党委政府召开座谈会,希望老同志积极“建言献策”,老同志也全敞开心扉,坦诚相待,积极建言。在今年5月老干部座谈会上,老同志梳理了数十条合理化建议,献计献策,并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采纳。

在山阳老干部支部老党员头脑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已形成共识,相信该支部老党员会将这种“家风”永远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