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发典型

你的位置: 首页-银发典型

【百佳党员】老骥伏枥心向党   退而不休犹有为
——沭阳县马厂镇退休干部刘同富

发布时间:2021-11-07    浏览量: 次    来源:

刘同富,男,汉族,江苏沭阳人,1954年3月出生,1975年7月参加工作,197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沭阳县马厂镇原新闻报道员,2014年4月退休,现任沭阳县马厂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镇两乡参事会会长以及镇五老志愿团团长。他坚持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主动作为,在关心下一代、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工作中发挥余热,其个人先后被江苏省文明办、省关工委表彰为“全省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优秀辅导员”;被宿迁市文明办、市关工委表彰为“先进个人”;所在支部被宿迁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表彰为“全市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镇关工委被江苏省关工委、省文明办表彰为“省先进集体”“文字工作三等奖”。

全面听从组织安排,一心向党。刘同富在办理退休手续时,时任镇党委书记对他说“你退休手续照办,但人不能走”,他当时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来贡献力量。2016年5月,分管宣传工作的镇领导将撰写调研文章的任务交给他,最终文章荣获“市二等奖”;2017年,镇党委政府计划在赵庄村建立民族文化馆,又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他亲自监工数月,民族文化馆顺利建成,并得到省市县相关部门领导及专家的充分肯定,在社会上也引起了较大的反响;2019年10月,市委主要领导要对马厂柴油机厂概况进行全面调研,镇领导让他把这篇材料写好,接到任务后,他二话没说丢下饭碗直接就到柴油机厂遗址去采访调查,找老工人座谈,当得知档案资料已流失时,他又立即通过电话向南京、北京、扬州、常州等地的相关同志征集材料,有了第一手资料后,连夜写稿,一直到深夜两点多,一篇5000余字的汇报材料终于完成了,在第二天上班前把稿子交到领导的案头。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期间,他主动配合镇党委政府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劝阻群众少聚集;积极请战到疫情防控卡口值班,登记来往进出人员测量体温;到武汉归来人员家中做消毒隔离工作;说服动员亲友停办喜宴、简办丧事;创作抗疫诗词10首,其中一首抗疫诗被宿迁市委老干部局选入《以艺战疫》参展作品,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鼓励作用。

充分发挥关工优势,培育新人。刘同富充分利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及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双重身份,认真把“党建带关键”工作落实好。为切实开展“学党史,学国史,听党话,跟党走”和“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等主题教育活动,他亲自收集编写革命斗争故事和抗疫英雄故事深入到镇中小学宣讲,获得较好的反响。为了使孩子们对过去老一辈革命家斗争史有较深刻了解,他还整理革命英雄故事、劳模故事、民俗故事、地名故事等编著成《古港河记忆》一书,无偿捐助给中小学和各村居校外教育辅导站。书中传奇色彩的地名故事、民俗故事勾起了人们对乡愁的回忆和街谈巷议的美丽传说,红色地标和古遗址讲述还吸引了众多客商来马厂投资创业。2020年以来,刘同富先后多次走进校园和青少年讲党史、国史、革命斗争故事及抗疫故事。

主动融入脱贫攻坚,彰显担当。刘同富组织马厂镇离退休干部党员和“五老”志愿者共同组建弱势群体扶贫团队,对镇域内的弱势群体、贫困户、孤弃残儿童进行“一对一”帮助,采取捐款捐物等形式做好脱贫攻坚工作。金灯村有个贫困户叫秦东成,父亲常年身体不好,母亲又是间歇性精神分裂症,16岁时家贫辍学外出打工,母亲因精神分裂发作走失,秦东成放下工作寻找母亲,找了整整两年未果,他难过地回到老家养猪创业,但由于技术不佳,加上当年生猪疾病流行,养猪失败。第二年他又改行养鹅,但由于环保不达标,污水处理不好而拆除。为了帮助秦东成脱贫,刘同富得知情况后,主动和秦东成交朋友,在他需要技术时,请镇农技部门专家为他传授技术,同时又联系“五老”志愿者原农技服务中心退休的站长王延松与现任站长韩会兵主动担任技术顾问,解决了他发展家庭农场的技术问题,此外,刘同富又寻找途径为秦东成担保,办理贷款,帮他找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并邀请大学生村官教会他开网店,在网上销售产品。在众人帮助下,秦东成终于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