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发典型

你的位置: 首页-银发典型

【百佳党员】夕阳红似火   余热生光辉
——淮安市洪泽区政协原主席周祥林

发布时间:2021-11-09    浏览量: 次    来源:

周祥林1993年担任洪泽区政协主席期间,被区委任命为新成立的区关工委主任。1995年他从区政协主席岗位上退休后,到区关工委担任专职主任,这一任就是19年。19年间,他一心扑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上,无私奉献,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满腔热情关心教育下一代

周祥林任区关工委主任期间,始终坚持把关爱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作为区关工委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任务。19年间,区关工委联合相关部门动员组织区直、镇直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等与孤、困学生开展定向结对资助活动,累计资助青少年2600多人次,累计资助金额200多万元。每年区关工委印发的第一份文件,就是要求各镇关工委在春节前对当地的孤困青少年进行走访慰问,19年间走访慰问3000多人次,累计慰问费用100多万元。在他的倡议下,1000多名“五老”人员联合社会其他力量与3000多名留守儿童开展了结对帮助活动。为贯彻落实省、市10部门关于加强村级校外辅导站建设的意见,他经过深入调研考察后,向区委区政府建议并被采纳,使全区村级校外辅导站所需经费得到妥善解决,全区125个村(居、社区)校外辅导站建设达到全覆盖。他牵头组建区老干部报告团,坚持一年一个主题,深入中、小学和农村基层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共作报告2000余场次,有70多万人次的青少年接受了教育。他积极推进“周恩来班”创建活动,在全区建设县级“周恩来班”36个。在“周恩来班”的示范引领下,全区各中小学形成了学习、宣传、弘扬周恩来精神的浓厚氛围。

二、与时俱进坚持学习不放松

从事关工委工作以后,周祥林始终坚持一个观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坚定地做到退休不退志,人退下来了,但是党性不能退,要继续为人民办好事,继续为党的事业作出贡献,要以坚定的信念投身到关工委工作中。在区关工委任职期间,为了开展好这项工作,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他给自己提了一个要求:“教育人者,自己先要接受教育,只有自己准备了一桶水,才能在教育下一代工作中捧出一杯水来。”多年来,他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学习了省、市、区委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思路以及相关文件、报告;学习了关工委工作经验和业务知识。在学习中,他十分注重学习总结先进经验与做法,形成了10余万字的学习笔记。他还带动全区关工委的所有老同志一同参与学习,2008年初,他撰写了一万多字的学习十七大精神心得体会,在县城报告团全体成员学习会上发言,受到了与会老同志的一致好评。

三、无私奉献老有所为夕阳红

长期以来,周祥林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从事关工委工作期间,从未搞过特殊化,去省、市开会从未坐过一次专车,都是挤长途客车前往。工作中他始终坚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态度,经常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仅2007年至2011年,5年时间,累计调研达59次,最多的一年,全年调研20余次。2012年他因身体原因离任后,仍然十分关心洪泽区的发展。每日通过新闻、报纸收集省、市各地和洪泽区的发展情况,并做好笔记和报纸剪辑。区里每年组织的老干部视察活动和各类老干部座谈会,他都积极参加,并就党建工作、城乡规划、工业经济发展、三农工作、文化生态旅游和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等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供区委决策参考,为洪泽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周祥林不仅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还十分注重传承红色基因,他经常为身边的年轻人讲红色故事,教育引导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引导青少年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主题、汇入复兴伟业,已有7名青年在他的影响下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周祥林退休以来,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多年来,他获得省、市、区各级表彰20多次,2005年、2010年先后两次被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