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09 浏览量: 次 来源:
南通市人大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总支第一支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他们的平均年龄已经74岁,但个个精神矍铄,学习劲头堪比年轻人,奉献精神不输在职人员。近几年来,支部一班人带领全体老同志,把社会需求和本人志向、兴趣、活动结合起来,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智慧优势和经验优势,以不同形式和方式关心关注全市各项改革发展和社会建设事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个人。该支部连续19年被市级机关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2016年获得南通市“最美老干部集体”光荣称号。去年,被评为南通市“五星级”党支部,是全市唯一入围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老同志秦兆桢被中组部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已故老同志徐超被时任省委书记誉为“两学一做”楷模,被江苏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今天的南通市人大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总支第一支部,已经成为组织、凝聚、教育老党员的坚强堡垒。
一、活到老学到老——持之以恒抓学习,紧跟时代不停步
创建学习型党支部,他们数年如一日,坚定不移。抓政治学习,有新精神必学习,有新文件必传达。党的十八大以来,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引导老同志们保持“看齐意识”“补钙意识”“赶考意识”。
为保证每一位老同志都能够实现组织有归属、活动有人管、学习有人帮,他们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集中活动制度”规定,每月8日为党支部集体活动日,常年坚持不变;“情况通报制度”规定,凡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重大战略决策,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活动,都邀请市人大党组等上级党组织的负责同志在第一时间作通报;“参观考察制度”规定,每年安排4次参观考察活动,考察全市范围内拥有新成就、新业绩、新景象的优秀单位,老同志参观考察的足迹遍及全市。“民主生活制度”要求,支委会认真组织全体党员过好民主生活会,召开支委、党小组长联席会议汇报总结民主生活会情况,研究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支部50多位老同志有一半以上进入市老年大学学习。市人大原副主任张小平,退休后进入市老年大学潜心学习摄影,她创作的摄影作品先后在各类报刊媒体上发表,并多次参加了各种国家级、省级展览,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摄影达人”。他们结合庆祝建党95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活动,连续多年年年举办书画摄影展览,累计展出老同志创作的书画作品1600余件、摄影作品2000多幅。
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出点子当参谋,促发展献余热
支部坚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发挥老同志、老领导经验丰富和威望较高的优势,引导他们在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出谋划策。老同志们围绕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苏通工业园区建设、区划调整扩大市区地域、引进科技人才、洋口港开发战略,港口交通运输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意见,有的已经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并付诸实施。
老同志秦兆桢是上海人,对于建设沪通铁路问题他考虑得很早。在支部的支持下,他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最经济、最便捷、最容易让百姓接受的角度考虑,建议市委市政府积极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从南通的五接过江到张家港,再由张家港到安亭的路线。市委市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上报省委省政府。最终,他的建议在国家发改委确定的沪通铁路方案中得到了体现。李明勋等老同志参与了南通历史文化名人“张謇”研究中心的工作。他领导并参加编著的《张謇全集》已经正式出版,被中国史学会等单位联合授予张謇研究杰出贡献奖。支部很多老党员是“老促会”的成员,支部组织他们对南通本地的“革命老区”扶贫工作开展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根据他们的建议,省政府先后将海安、如皋高沙土地区的30个乡镇列为重点扶助对象,享受与镇江“茅山老区”同等的政策待遇,并且重新出台了五个方面19条优惠政策,每年投入资金5000万元以上。
三、大爱洒人间——社会活动做表率,爱心奉献下一代
支部带领全体老同志积极开展“我为社会作贡献”活动,尽自己所能为群众排忧解难,满腔热情地关心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在抗击新冠疫情斗争中,支部组织老党员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社区的防疫抗疫活动,在募捐活动中,全体老同志共捐款27100元。
在支部的支持下,老同志顾嘉禾发起组织了南通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吸引了一大批热爱书画艺术的老年人,被评为“江苏省十佳文化老人”。他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撰写调查报告和理论研究文章20多篇,在《人民日报》《中国政协报》等中央媒体上发表。他撰写的专著《老龄研究文稿》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他编撰的《寿都南通解析》《情系华发》《长寿探源》等著作也先后出版发行。法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先后派记者采访报道过他的事迹。老同志陆肖谷发挥自己精通农业技术的优势,回到家乡如东县岔河镇坝南村,指导所在村的农民科学种田,造福桑梓;老同志汤广伦不仅独立完成了《南通市地方志》人大部分的编修工作,而且积极关注市政建设问题,通过与有关部门联系、协调,使北濠东村社区遗留多年、涉及1000多万元资金的“烂尾工程”得到了圆满解决。
关心青少年成长是支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解决组织青少年开展活动所需经费,支部将被评为“优秀党支部”时上级党组织奖励的一万多元奖金,全部捐给了市人大机关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作为教育关心青少年活动基金。支部组织老同志以市人大机关关工委为平台,积极投身青少年教育关爱活动。谢添石等老同志担任了市网吧监督员,数年如一日,到网吧检查监督,说服教育未成年人远离网吧、远离“毒品”。如东县栟茶中学学生王某,由于家庭变故,上不起学,党支部安排专人到她所在的学校走访慰问,了解她的学习与生活的情况,并决定从初一年级起,每学期支持她3000元的学习生活补助费,直到大学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