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15 浏览量: 次 来源:丰县县委老干部局
近日,在丰县欢口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会议室内,一场爱心基金捐赠仪式正在这里举行,捐赠者不是富翁,不是明星,他就是78岁的老党员顾忠厚。虽然一辈子清贫,但精神却极为富有,自1983年以来,默默资助了40余位寒门学子。今年,顾忠厚又拿出自己积蓄的10万元作为教育基金,交由欢口镇关工委统一管理、支配,用来帮助农村单亲家庭、特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了却老人家矢志不渝的扶困助学心愿。
这位老人,三十八年如一日扶贫助学,用自己的爱心和力量,照亮着贫困学子的前行之路,诠释了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他说:“作为党员就要始终记得要做对人民有利的事情,而我就把捐资助学看成是对人民有利的事情,坚持做了下来。”
抗日战争时期,顾忠厚老人家一门双烈,他出生仅38天,祖父和父亲相继被敌人杀害,撇下他们孤儿寡母,新中国成立后,母子二人一直享受着政府发给的抚恤金,免费上学。顾老说,是党组织把他抚养成人,党和人民的恩情,永远不能忘,自懂事的那天起,就立下一个志愿:报答党的恩情,扶危济困。顾忠厚老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退休后,他加入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队伍,心里总想着困难的群众,尤其是那些家庭困难濒临失学的少年儿童。
顾老深谙知识改变命运,秉承“活着就得做点事”的朴素理念,捐赠过“希望工程”,当过“代理妈妈”,以“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的韧劲,用自己的光点亮贫苦少年的航程。除了每年给资助的学生3000或者4000元的“奖学金”外,他还经常给孩子们购置衣物。顾老不仅在经济上支持他们,更关心他们在思想上的成长。一位受资助学生家长说,自家有两个孩子,属于单亲家庭,现在顾爷爷每年给孩子4000元,让小孩子上学没有了后顾之忧,除了给钱以外,顾爷爷还经常到家里来,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
老人之所以一次性拿出10万元钱来办理助学基金,是因为去年他得了一场大病,经过多次化疗,虽已康复,他担心万一身体突然出现问题,正在资助的孩子将再次面临困境。思来想去,他决定交给组织,继续完成他助学扶困的心愿。捐赠仪式结束后,老人笑着说:“我从1983年开始帮助贫困学子上学,现在有的已经工作,他们经常要到我家来看我,我就告诉他们不要来看我,你们只要好好工作,然后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