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发典型

你的位置: 首页-银发典型

【百佳党员】倾情农业工作   奉献夕阳余晖
——宿迁市泗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委会原副主任王国盈

发布时间:2021-11-20    浏览量: 次    来源:

王国盈同志2017年退休以来,退休不离岗,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本色,始终坚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责任心,对工作、事业认真负责的态度,保持积极、热情、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积极发挥余热,尽心、尽力、尽责为社会办好事、办实事,得到了社会的好评。虽然人已退休,但该同志仍担任江苏省西甜瓜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江苏省教育厅涉农大专院校技能大赛裁判员、江苏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江苏省农民培训学院宿迁分院客座教授、泗洪县离退休干部助力青年农民创业关爱指导团团长等职务。2018年该同志主持的项目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2020年被江苏省科技厅表彰为优秀科技特派员。

一、用一腔热情,撑起一个信念

王国盈同志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也曾长期在农村工作,即使是到县直机关工作,仍然是与农业、农民打交道,这使他与农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还取了一个很有情怀的网名“田园名农”。从毛头小伙子到县农业局做农业技术推广员,再到退休至今,该同志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46年来,始终扎根基层农业,以“坚定的事业意识、过人的创新意识、强烈的市场意识、热情的服务意识”作为毕生奋斗理想,以助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作为党员奋斗目标。多年来,先后引进并推广应用新品种178个,研发并推广应用枣树二次环剥技术、葡萄二段环剥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银黑双色地膜全覆盖栽培技术、西甜瓜、蔬菜抗重茬换根嫁接育苗技术等16项,并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表彰。在长期从事农业科研工作中,注重培养年轻后备力量,积极引导青年农民创业,积极学习了解农业最新政策,帮助青年农民研判市场,提高创业收入,多年来,累计培养农业种植专业人才26人,培训青年技术骨干1080人,种植能手600人,近2000名农村青年在升学无路、就业无门的前景中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二、用一身技术,助力青年创业

2021年,泗洪县成立了离退休干部关爱青年农民创业关爱指导团,组织让其担任团长,王国盈愉快地承担下来,并在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积极为全县农村青年创业致富作出贡献。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告诉他,农村青年立志创业的第一步最紧要,要引导青年农民走好这一步,就必须有要经验、足够多的引导帮扶人。于是,王国盈和关爱指导团成员在县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将农业系统60多位“五老”人员组织起来,并根据各人的技术特长,组成技术专家组,依托乡镇关爱指导站,对农村青年农民创业情况进行了排查分类,并组织专家组与青年农民开展结对帮扶服务活动。在指导青年农民立志创业致富的具体工作中,组织“五老”人员,采取办班培训、送科技下乡、街头咨询、田头培训和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千方百计将致富技术、市场信息送到青年农民手中。在农民创业培训方面,围绕农艺、植保、农资营销、果蔬、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等技术展开,培训青年农民、农产品加工从业人员、专业合作社社员等近1000人。为提高培训效果,每一次授课,该同志都能认真备课,把科学知识与当地、当时实际结合起来、采用既通俗易懂又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注重在趣味、参与、互动、启发式教学上下功夫,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定义问题趣味化、枯燥问题乐趣化,截至目前,已累计在省、市、县有关农业技术培训班,授课62场次,受训青年农民人数达9000余人次。

三、用一个基地,造福一方百姓

王国盈同志退休至今已有4个年头,一直为全县农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绵延之力,他仍不忘自己的工作使命,每天都在忙着接待农民种植户,在技术解答、技术授课、种植策划、农作物品种布局安排等方面发挥着余热。泗洪县西南岗地区有23万人口,63.5万亩土地,是典型的低山丘岗地区,农业产量、产值均较低,该同志利用所学知识,创办了科园种苗基地,创新运用植物换根嫁接育苗技术,通过工厂化、产业化的生产,走上“科研院校+基地+合作社+农户”一体化道路,基地坚持统一技术培训指导、统一种苗供应、统一农资平价供应、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标准化生产,使种植户不换茬口、不换地块、不换设施、不发生病害,同时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带动建成了60000亩示范种植基地,带动全县5万多农村劳动力就业。基地年育苗量5000万株,带动亩均增收2000多元,年实现社会净增收1.2亿元。基地年用40000余个劳动工日,支付劳动报酬160万元,让4000多成员户直接享受种苗优惠价,亩均节约成50-150元,年节约成本900万元,同时吸纳13个建档立卡户、23个弱势群体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