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06 浏览量: 次 来源:
陈立昶,中共党员,宿迁市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研究员职称。他长期工作在苏北农业第一线,在农作物科研与农业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多次获得省与国家奖励。曾被评为“江苏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获“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5年退休以后,担任江苏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理事、宿迁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农业分会会长等社会团体职务,继续活跃在农业科研和三农事业第一线,为农业技术推广及年轻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奉献力量,奋力带领涉农老专家为地方经济发展出力流汗。
一、坚持退休不褪色,倾心科研献余热
陈立昶同志在农业科研岗位深耕40余年,对农业科研项目有着深厚的眷恋和执着。2015年退出了工作岗位,没有了行政繁琐事务的牵绊,轻装上阵,大家在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基地和农户田间又可以看到他那熟悉的身影,他在对试验材料进行研究对比,细致把握它的表现及变化,还经常往返海南、新疆等地进行育种材料的加代繁殖及在不同生态区的多点试验,以加快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进程与选育速度。经过两年的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科研项目——“棉花优异种质创新与应用”,获得2017年江苏省人民政府科技奖。同时,对研发团队的青年技术人员,进行业务上的传帮带,先后有6人次获得市级以上的科研成果奖项。
二、心系三农助发展,农民增效又增收
陈立昶同志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与农民和种田大户做朋友,退休后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为他们提供技术及经营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助力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还经常组织科研老专家,到农业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考察调研,让老专家掌握生产一线情况,为老专家服务农业、发挥余热做好工作。为方便工作,该同志退休以后学习驾驶技术,下乡考察或组织专家活动,都是自己驾车,既灵活方便又节省费用。在搞好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思考,认真编写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经常为有关管理部门做好技术咨询服务,参与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的评价与鉴定,并且积极建言献策。2019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撰写出“关于做好高粱大文章,推进我市产业高端化”的书面建议,受到时任市委张爱军书记的重视,并批转相关部门研究落实。
三、建立拓展新平台,发挥作用创实绩
该同志在2017年底担任市老科协副会长兼农业分会会长后,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致力于全市老科协工作,在老科协组织机构建设、壮大会员队伍、组织和带领全市涉农老专家发挥作用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农业分会成立4年来,陈立昶同志带领涉农老专家下乡50余人次,帮助种田大户、林果种植户、畜牧养殖户现场解决问题120余件次;为农民培训农技知识20余批次,受众2000余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2000余份。建立南蔡、三树、新庄等乡镇社区农业专家工作站6个;建立红豆杉等农业科技示范基地4个;建立农业专家智库资料40人次,为相关部门和单位实现老专家资源共享打下了基础,大力支持上级部门扶贫、助农工作,派遣涉农专家30人次参加相关活动。农业分会及陈立昶个人工作成绩显著,得到了上级老科协、老干部等工作部门的肯定,2019年和2020年度,农业分会连续两年被市老科协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0年11月,陈立昶同志获得“宿迁市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12月,在参加省老科协组织的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言献策活动中,陈立昶同志所撰写的调研报告荣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