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发典型

你的位置: 首页-银发典型

南京市江宁区战“疫”展现银发力量

发布时间:2022-03-24    浏览量: 次    来源:南京市江宁区委组织部(老干部局)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南京市江宁区广大老干部、老党员第一时间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和区委组织部倡议,积极作为、勇敢“抗疫”,以实际行动深入践行“两在两同”,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主动参与到宣传引导、志愿服务等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了许多鲜活的“抗疫”事迹,充分展现江宁银发风采。

自编歌谣,宣传防疫。“市民们,大家好!疫情到来别乱跑;常通风来勤洗手,出门都要戴口罩……”3月19日,江宁区汤山街道青林社区老年志愿者王荣生、王竹海手持小喇叭,用自编自唱的歌谣,走村串户宣传防疫知识。由老党员、退休教师、退休干部、农民等群体组成的青林社区文艺志愿服务队,经常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为青林百姓表演节目、宣讲理论知识,受到居民们的好评。疫情发生以来,文艺志愿服务队组织文艺骨干创作了防疫歌谣词曲,并将防疫歌谣录制下来,通过志愿者带着“小喇叭”深入11个自然村播放宣传,以歌谣的形式宣传防疫知识。

老骥伏枥,严守村庄卡口第一线。“请佩戴好口罩”“请测量体温”“请出示苏康码、行程码”.....老党员刘学仁和张凤海不厌其烦的对来往车辆、人员进行测温、验码、登记工作,确保不漏一车一人,全力守好村社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刘学仁和张凤海分别是横溪街道西泉社区和丹阳社区一名普通的退休党员,在疫情发生后,他们第一时间联系所在社区,主动请缨到情况最复杂的村庄卡口值守,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对外来人员进行排查,挨家挨户上门登记,做好居家健康监测。刘学仁和张凤海每天坚守室外值班,认真排查每一个进村人员,没有“出入证”的外来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村庄。面对当地出入不戴口罩的居民,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告知群众当前疫情形势,提醒群众做好自身防护,他们常常对居民说“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听党号召,一定能打败疫情。”平凡的岗位上党徽熠熠发光,温暖着每一位百姓的心。

白衣天使重返一线,携手居民共同抗疫。“我是退休医生,我有经验我会弄。”江宁区麒麟街道建南社区党员、退休医生徐银美,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主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在怡景园19幢核酸采样点开展全员核酸时,她在现场帮助维持秩序,志愿者人员替换不够时,她就穿上防护服做核酸采样志愿者,录入采样人员身份信息。在落实外来人员管控上门核酸采样时,有丰富从医经验的徐银美主动担负起核酸试剂盒快检工作,悉心指导其他网格员如何正确使用快检试剂盒,极大提高了社区核酸快检工作效率。同时她还指导居民和志愿者们如何做好疫情防护措施,做好防控的每一个细节,保证志愿者的安全也就保障了核酸采样点的正常运转。麒麟街道泉水社区还组建了老年志愿者服务团队,主动参与泉水家园核酸检测点现场保障工作,她们中年龄最小的63岁,最大的73岁,他们用身上的“志愿红”守护着社区居民的“健康绿”。

共克时艰,老党员支援管控小区。“党员向重点管理小区‘点位长’报到,是必须的。咱老党员也不能落后,为保卫咱们共同的家园,赶紧报到去!”看到区委组织部发出的“抗疫”《倡议书》,江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退休干部党员魏国和张仁安两位老同志都很激动。魏国和张仁安都是有着三四十年的党龄的老党员,在部队服役多年,其中魏国同志曾在西藏服役24年。作为军队转业干部,他们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听党指挥,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在看到《倡议书》的当天,他们分别向世纪东山小区和殷巷新寓小区的“点位长”报到,立刻投身到一线中去。从组织居民核酸检测到分类发放蔬菜水果;从安抚群众焦急情绪到为大家宣传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从组织垃圾清运到收集解决特殊困难家庭……,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小区内的各个角落,凭借着自身在小区的声望成功化解多起内部矛盾。有他们牢牢守着小区这道防线,居民们心里都暖洋洋的,十分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