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30 浏览量: 次 来源:南通市通州区委老干部局
通州区卫健委机关第二老干部党支部书记陈菊萍,自1995年以“社会妈妈”身份加入到爱心助学的行列以来,坚持27年如一日行进在社会公益之路上。2013年退休后,她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志愿者精神,为人民健康事业奉献余热,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个老党员、老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先后获评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个人、南通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南通市十佳爱心家庭、通州最美老干部、通州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通州区优秀共产党员。
社会妈妈,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社会妈妈”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责任。2016年,她在电视上看到陕西贫困学子何鑫民考取西安医学院但凑不足学费的专题报道,第二天就去邮局给孩子汇了2000元,留言勉励:家贫莫自卑,学医当自强。此后每年,她都坚持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何鑫民资助。27年来,尤其是2013年退休后,先后与21个贫困学子亲情牵手,最多的时候,同时结对帮扶六个孩子。尽管在这段时间里,她丈夫因公出过车祸,卧床治疗三年多,而她自己也因患甲状腺癌,于2013年动过手术,她依然退休不退“帮”,当好一名社会妈妈。
陈菊萍在经济上资助结对孩子的同时,非常注重对他们思想上的引导和精神上的呵护。她利用书信交流、电话联系、上门看望、与老师沟通、共读励志书写心得等形式,把握受助孩子的精神动态,了解他们所思所想。她以母亲般特有的柔情、亲情、真情,让孩子们感受亲情,感受社会的温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陈菊萍牵挂着结对的孩子,电话告知防护知识,邮寄医用口罩,送去消毒液,寄送《复工复学后常态化防控指南》等资料。
从2017年开始,陈菊萍的助学队伍不断壮大,26名女干部、女企业家以及5个受助过的孩子参与进来,卫健委机关老干部党支部也在陈菊萍的带动下设立了“爱心基金”资助生活极困、品学兼优的学生,形成新的爱心助学接力链。陈菊萍说:“只有全社会形成了爱心助人的风气,才能有更多人懂得奉献爱心的意义。”
网格先锋,从服务员到教练员
陈菊萍居住在南湖学府小区,是小区里的网格长助理。2016年入住后,她敏锐地发现小区治理和物业服务存在薄弱环节,业主们的诉求常常得不到有效解决。于是,她认真梳理小区问题,向社区、街道反映,助推成立小区业委会,当好小区业主的服务员,参与协调好业委会、物业、业主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小区门禁系统安装使用、电动车的规范停放还是调解邻里纠纷问题,都留下她忙碌的身影。为了强化社区的网络化管理,她还协助社区健全微网格员队伍,做实做细小区每一栋楼宇的管理服务工作。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陈菊萍不忘老卫健人的初心,自告奋勇当起了小区防控志愿者,为物业和住户分发防控资料,辅导保安测温查码,替居家隔离人员送药送菜,点对点鼓励、手把手指导社区志愿者做好疫情防控......
为响应国家“推广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陈菊萍摇身一变,从小区服务员变成义务教练员,组建了万达广场和南湖学府两个健身队,既当领队又当教练,自费七千多元为健身队购置音响、舞服及舞扇、手绢、花球等道具。万达广场周边六七个小区的老年人每晚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做健身操、跳广场舞,已成为万达广场一道靓丽的风景。陈菊萍和队友们在收获健康与快乐的同时,更传播了社会正能量。在2021年通州区第四届“全民健身、快乐同行”健身操展示活动中,她率领的南湖学府和万达广场两支健身队分获最佳展示奖和最佳团队奖。
金夕助力,从志愿者到引领者
陈菊萍自1998年开始无偿献血,累计23次,共计8000毫升,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到了国家限制的献血年龄,陈菊萍便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无偿献血的志愿服务中,红十字血站、街头的献血车、企业或镇居的献血现场,经常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她走到哪里就义务宣传到哪里,服务到哪里。她以亲身经历使献血者打消无偿献血的疑虑踊跃加入。通州血站站长称赞她说:“陈菊萍是将无偿献血当成了终身事业”。
她还以“金夕助力”志愿者身份,与金新街道八角亭社区驻村第一书记钱亚琴和金沙街道南山社区驻村第一书记张晓华结对助力,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八角亭——通州区老科协医卫分会送医送健康活动”和“南山社区疫情防控现场指导活动”。先后与区卫健委4名年轻干部银青结对,在“传帮带、共成长”的平台上,收获大手牵小手,共同向前走的快乐。
2020年4月,陈菊萍当选为通州区老科协医卫分会会长,围绕健康通州大局和卫健工作重点,在深入基层了解百姓对卫生健康的急难愁盼前提下,她带领医卫老专家们到院(敬老院、养老院)、进村(地处偏僻的村组)、入户(常年卧床、不便行走的慢性病患者家里),送去接地气、暖人心的个性化服务,亲自为他们量血压、测血糖、搭脉搏、答疑问,被老百姓称为“最亲最近的人”。围绕助力乡村振兴,陈菊萍在区老科协支持下,牵头组建了助力百姓安康工作委员会,实施送法为民、医药便民、平安利民三大行动,在全区设立三个养生保健服务点,建立三个法治教育工作站,开设三个安康教育课堂,将基层健康服务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陈菊萍用弘扬志愿精神、争当银发先锋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老党员的风采,播撒了志愿服务的种子,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行列,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同心圆越画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