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发典型

你的位置: 首页-银发典型

南通通州:小巷里的暖心人

发布时间:2023-12-04    浏览量: 次    来源:南通市通州区委老干部局

南通市通州区金沙街道朝阳社区,80%的小区始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超过90%的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常住人口主要是老年人和外来租户,是典型的城市中心老街区。

但沿着社区20多条内街小巷行走,更多的是围墙上生动有趣的彩绘、绿化小游园中舒适干净的座椅、略显陈旧的楼道中有序的公告公示,以及居民脸上洋溢的笑容……这个充满“烟火气”的街区环境不仅有序,而且更显舒心。谈到社区环境的变化,已经在任5年多的社区党总支书记陈霞感慨万分,“这份功劳可少不了我们的陈阿姨!”

陈霞口中的陈阿姨,叫陈玉珍,是一名退休干部。2019年,退休不久的陈玉珍主动请缨,帮助社区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成立了全区首批以调解家庭邻里矛盾为主题的“银龄议事”工作室。从此,聊聊家长里短、听听意见建议、评评是非曲直……65岁的陈玉珍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有事情,就找陈阿姨”成为了小区居民的共识。

为民“金点子”——群众有矛盾我来想办法

陈阿姨为人正派、做事公道有理是社区群众公认的。所以,社区1000多户居民,谁家有了矛盾都愿意找她说说理、断断事。

2023年7月一大早,商联宿舍楼一户居民气冲冲的找到陈玉珍,反映小区里盆栽乱堆乱放导致蚊虫很多,反映多次得不到解决的问题。陈玉珍放下碗筷,第一时间和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情况。

原来,家住商联宿舍楼的沈师傅是一位园艺爱好者。上了年纪的他,喜欢摆弄些花花草草。因为家住顶楼,沈师傅就把花草放在了天台,美化小区环境的同时也给这些心爱之物一个“容身之所”,却没想到成为了蚊虫滋生的“温床”。沈师傅认为,当初把花草放到天台,大家都是同意的,现在反悔他也没地方放了。

了解到了矛盾根源,陈玉珍思前想后了整整三天,终于有了一个“金点子”。一方面,她向沈师傅列举了夏季屋顶种花的种种问题,比如容易造成他屋顶开裂渗水,招惹蝇虫危害自身健康……另一方面,她也一户一户上门做工作。最终,沈师傅同意将一些花木捐献给社区“街心花园”,并出资在天台搭上花架,并安上安全围栏。

这下,楼顶的天台成了大家夏夜纳凉的“好去处”。这个“天空花园”成为了居民议事协商、茶话联欢、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便民“铁脚板”——群众有困难我来去协调

陈玉珍所在的朝阳社区,绝大多数楼栋都由于房龄较长,各种基础设施都出现了严重老化的情况。

2022年初,有群众反映家中自来水发黄,呈铁锈色,有的甚至含有铁锈块,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陈玉珍知道这件事后,主动请自来水公司派人上门勘测,发现是自来水管老化,铁锈泥沙沉积,需要进行自来水改管施工。

但改管手续相对复杂,不仅要找专业公司进行管道检查评估,而且还需要入户对管道阀门、弯头等进行更换,所有业主的身份证、房屋产权证等都需要一并提交。而自来水改管工作,都有周期要求。错过了这次,下一批就要等到明年。为了让居民尽快用上安全水、放心水,陈玉珍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挨家挨户上门沟通、收集资料。

48多户居民,很多老年人房产证都在子女手中保管。要收集身份证、房屋产权证,很多人心中有疑虑。面对这些质疑,陈玉珍利用自己“老邻居”“老街坊”的优势,起早带晚、爬楼入户,对居民们答疑解惑、耐心引导。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陈玉珍最终用她的“铁脚板”走出了一条通往老百姓心里的路,最终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了材料收集工作。

如今,居民们告别了用水烦恼,生活的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安民“宣讲员”——群众有需要我来做工作

老年居民多是包括朝阳社区在内的城市老街区的一大特点。由于年龄和知识的限制,许多人对法律的知识和了解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陈玉珍时常会在居民楼下、小区门口、超市菜场等老年人聚集的地方,用通俗平实的语言阐述法律知识,让老年人愿意听、听得懂。她利用自己担任人民陪审员的优势,把一些自身参与庭审的真实案例讲给大家庭,让更多的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情绪冷却”“换位思考”“聊法漫谈”……经过多年的实践,陈玉珍摸索出了一套家事纠纷的窍门。同时,也联合社区民警、律师调解员、义工志愿者组成的调解宣教团队,为家事调解提供有力保障。

她还积极加入朝阳社区的“时代朝阳志愿服务队”,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结合当下老年群体中发生率较高的“养老陷阱”“非法集资”等隐蔽性较强的违法行为,向老人普及相关知识,提高老人法治“免疫力”,守住老年人“钱袋子”。 

截至目前,“陈玉珍家事调解室”共成功调解家事矛盾纠纷80余起,成功为社区200多位居民解决实际家庭纠纷问题。她本人也获评通州区优秀人民陪审员、通州区最美人大代表、通州区优秀人民调解员、通州区优秀党员中心户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