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发典型

你的位置: 首页-银发典型

徐志盘:我是徐庄人

发布时间:2024-01-05    浏览量: 次    来源:南通市通州区委老干部局

在村民眼里,他是威望很高、值得信任的徐家伯伯。

在企业家眼中,他是周到服务、值得敬重的老大哥。

在同事眼中,他是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引路人。

他叫徐志盘,1963年8月出生,是江苏省“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也曾荣获江苏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突出贡献奖。退休前,他是南通市通州区兴仁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也担任着徐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在他的努力下,“家和徐庄”的治理经验走出通州,走向全国;同时也让“我是徐庄人”变成每一个徐庄村人的骨子里的骄傲和自豪。退休后,他不忘初心、接续奋斗,成立了以他个人名义命名的老支书工作室,继续为徐庄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打造“家和徐庄”文化品牌,树立乡村新“风”尚。为凝聚民心、为村塑魂,徐志盘将中华文明的家文化思想嫁接进治村理念中,形成“家和”文化品牌。他认为徐庄是每个徐庄人的家,每个徐庄人都是徐庄的主人,“家”是归属、团结,“和”是力量、底气,“家和”才能万事兴。他通过编印“徐庄人报”、撰写“徐庄之歌”等系列举措,将“家和”理念深植入每个徐庄人的内心,为徐庄蓄力赋能。

提炼“一二三四”工作方法,探索治村新“道”法。经过多年摸索和沉淀,徐志盘归纳总结出“一二三四”工作法,即“一情二步,三勤四不”。“一情”即共情,就是要在工作中转换角色,以老百姓的视角开展工作;“二步”是总原则,就是“在群众需求中起步,在群众满意中进步”;“三勤”就是要腿勤、嘴勤、手勤,用勤奋换人情,用真心融解矛盾;“四不”,即到老百姓家里不开汽车、不带水杯、不玩手机、不化浓妆。该方法现在不仅推行全村,还多被借鉴和效仿,成为畅通村“两委”与老百姓的“金钥匙”,持续为管村治村、顺应百姓需求提供助力。

推动“河树房路”环境升级,绘制美村新“容”貌。老百姓口袋鼓了、不用愁温饱,自然开始关注生活品质,人居环境日渐成为徐庄村民的首要需求。近些年,徐志盘在广集民意的基础上,助力一批又一批民生工程和实事项目。2020年,他通过争取项目经费,完成了徐庄村中心路提升改造、农户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绿地生态公园和徐庄“家和”教育基地等民生实事工程;2021年,他又带领徐庄冲进乡村振兴示范村,获资1200万元,建成包括乡村大舞台、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住宅道路拓宽及排水设施完善、休闲旅游农业等16个振兴项目,大大美化了环境、提升了质量,收获了众口好评。

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虽然早已退休,但徐志盘依然关心着村里的发展,依然每天为了村里的事情忙得不亦乐乎。“我是徐庄人,我一直会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也祝愿徐庄发展的越来越好。”徐志盘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