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发典型

你的位置: 首页-银发典型

王聿强:银发践初心   余热亦生辉

发布时间:2024-07-10    浏览量: 次    来源:宿迁市宿城区委组织部

在工作岗位上,他履职尽责,积极为民服务;退休后,他担当作为,乐于奉献,做永葆本色的银发先锋带头人。他就是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聿强。

2015年以来,王聿强“退休不褪色”,发挥经验优势,继续融入发展大局“实干”、紧贴百姓难处“真解”、聚焦青少年关爱“用心”,赢得了百姓“点赞”、社会“鼓掌”,并先后获评“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个人、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最美五老”、宿迁市“最美老干部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退休不退志,在攻坚克难中彰显“老同志”担当

2015年,刚从耿车镇政法信访岗位上退休的王聿强,被返聘继续负责矛盾化解调处工作。众所周知,耿车镇曾以废旧物资回收加工闻名,在为家家户户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对地方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当时,耿车镇废旧物资综合整治工作刚刚启动,信访和社会稳定工作的压力空前大。关键时刻,王聿强选择留任,领了任务后,立即带队开展风险评估。7天,98个小时,3000多户……踏破门槛,说破嘴皮,最终形成了一份7000多字的风险评估报告,囊括了群众意见、实施建议、应急预案等诸多方面,并经宿城区委、区政府研究通过后,贯穿了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整治行动的全过程。

作为耿车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王聿强组织并带动离退休干部投身到综合整治当中,为耿车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比如,年及古稀的老党员邱永信,曾是全镇第一批“从垃圾堆里挖出黄金”的“塑料大王”,当时就是第一个关掉自家厂房、转型电商的带头人。更为难得的是,整治期间全镇无一起到市和区上访集访事件,并在整治结束后连续7年无一起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案件。近10年来,王聿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冲锋在生态保护、产业转型、社会治理等前沿阵地,在攻坚克难、助力发展中彰显“老同志”担当。

退休不退热,在为民解难中展现“老娘舅”情怀

王聿强对人非常热情,总是把群众小事当成自家大事来办,谁家有个家长里短、矛盾纠纷,都愿意找他掰扯掰扯、出出主意。此前,长期住在外地的村民王某某,写信给王聿强求助,说他的侄子私自拆了他的老房子,并在原址上建了新房子,房子征收后却未给他一分补偿款。王聿强核查确有此事后,通过村委会多次找到老人的侄子沟通协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王某某侄子同意从拆迁款中赔付给老人11万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聿强认为只有实打实帮到群众,才是最大的价值所在。为此,他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牵头成立了“王聿强调解工作室”,用心用情用力为百姓排忧解难,做群众身边的“老娘舅”。这是宿城区批复的首家以调解员个人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并在2020年被耿车镇政府命名为“金牌调解室”。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是王聿强的工作宗旨。一位打了四年债务纠纷官司的群众对法院判决结果不服、多次扬言上访,王聿强得知情况后,主动靠前解决,分析存在问题,在稳定双方情绪的同时,分别约见双方商谈处理方案,促成和解并签订协议书,最终在“金牌调解室”完成调解。退休至今,王聿强每年参与各类矛盾纠纷化解120余件,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信赖和称赞。

退休不退责,在关心下一代中传递“老爷爷”温暖

每到节假日,耿车镇留守儿童们都会收到暖心的礼物或“红包”,这都是王聿强和镇关工委“五老”为他们准备的,采用的都是匿名方式。近年来,王聿强积极组织退休老党员和“五老人员与40余名困境儿童建立结对帮扶,累计捐款、赠送学习文具图书等12.8万元。在王聿强心里,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始终把关心青少年身心健康作为退休生活的重要内容,充分运用多种形式,为青少年做实事、做好事。

在王聿强的推动下,耿车镇先后在8个村居建立校外辅导站,定期组织关工委“五老”和大学生志愿者为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辅导学业。2017年至今,累计辅导了2300多名小学生。最让当地青少年兴奋的是,校外辅导站每年至少组织学生外出游学两次,一名留守儿童说,在“王爷爷”的精心呵护下,他们拥有与其他孩子一样的快乐童年。此外,在省关心下一代周报社的关心支持下,王聿强在耿车镇关工委建立了小记者站,培养小记者近百名,积极鼓励引导小记者写作投稿,小记者作品被《关心下一代周报》采用40篇、《薪火》杂志采用5篇。耿车镇关工委多次获评宿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王聿强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个人和宿迁市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优秀辅导员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王聿强表示,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继续发挥经验优势,在重点攻坚特别是矛盾纠纷化解、关心青少年成长等方面发力、发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共产党员永不退休”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