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20 浏览量: 次 来源:海安市委老干部局
袁崇祥,1948年7月出生,原海安县北凌乡副乡长,2023年被聘为海安市首批“乡村振兴领航员”。作为大公镇老干部党支部书记,袁崇祥充分发挥“火车头”的政治引领作用,以“银发五大行动”志愿服务为主线,带领支部党员聚共识、夯基础、汇合力,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征程中彰显银发风采。
“时间银行”暖夕阳 “敲门行动”话平安
低龄存时间,高龄兑服务。为深入探索乡村志愿服务与以老助老相融合的互助养老新模式,袁崇祥带领大公老干部试点运行老干部“时间银行”,全面开展银发“敲门行动”,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与失能老人提供敲门探望、上门送学、陪伴关怀、生活照料等多项关心关爱服务。这些志愿时间将会折合成志愿服务积分,存入“一人一档”时间银行专户中,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详细记录、登记入册,确保每一份付出都能获得相应的时间储蓄,不断提高老干部参加志愿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以来,“敲门行动”已服务超130人次,服务时长超300小时,极大地激发了老干部参与银龄互助的热情与动力,真正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银发互助热潮。
情系“三农”献余热“布谷行动”助振兴
布谷布谷,收麦种谷。作为传统农业大镇,大公老干部党支部汇聚了众多从农业相关岗位退休的有涉农专长的银发专家。为充分发挥老干部的经验优势,袁崇祥组织开展“布谷行动”,根据离退休干部专业特长建立“银发流动农技站”,选派银发人才挂钩20余家农业企业、种养殖大户和家庭农场。同时邀请退休农技员定期在老干部阵地开展农技培训讲座,依托“红枫送技入万家”活动为农户讲解农业政策,指导农业生产。今年以来,已有海安禹颃家庭农场等4家结对挂钩家庭农场在银发人才的指导下获评“江苏省示范性家庭农场”,实现农技指导服务在一线、农技难题解决在一线、农技成果实现在一线。
党建引领聚合力“护航行动”促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作为非公企业基层党建指导员,袁崇祥深知加强组织建设、提升企业凝聚力是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为促进基层产业振兴与组织振兴,他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提出“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口号,在大公镇19家重点企业深入开展“护航行动”,引导老干部们积极参加充当助企“六大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党建工作“指导员”、政务服务“代办员”、招商引资“信息员”、地企矛盾“调解员”、安全环保“监督员”,为非公企业“强党性、谋发展、解难题”献智献力。通过党建“护航”、作风“引航”、思想“启航”,大公镇老干部以实际行动助力企业发展、塑造企业文化、凝聚党群同心,指导创建非公企业4星级党组织以上党组织6个,将基层党建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胜势。
真情护苗助成长 “护蕾行动”育新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深入践行“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时代使命,袁崇祥组织大公党支部的离退休干部深入开展“银青三结对”,即青年干部业务结对、困境少年关爱结对、留守儿童教育结对。六一节期间,袁崇祥带头自掏腰包,发动支部党员为大公中心小学的四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募集助学金4900余元,以夕阳余晖温暖祖国的未来。今年暑假期间,为解决我镇留守儿童较多,暑假看护难的实际问题,袁崇祥与“红枫护蕾志愿服务中队”的成员共同走进各村校外辅导站,围绕防范网络诈骗、交通安全、预防溺水等领域,开展“暑期第一课”安全讲座,遍布全镇15个校外辅导站,覆盖留守儿童300人次。
民生调解聚真情“破冰行动”暖民心
“一张笑脸知民意、一杯热茶暖民心、一把长凳唠民情、一间驿站惠民生”是袁崇祥在工作中总结的“四个一”工作法。作为村民心目中的“金牌调解员”,袁崇祥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德高望重、熟悉政策、经验丰富的天然优势,在红色网格驿站设置银发调解处,以“破冰行动”为抓手帮助村民化解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大公镇离退休干部共参与调解土地流转、征地拆迁、劳务、婚姻家庭等多个领域的矛盾纠纷23件,调解成功率达96%,真正实现“调解范围百分百覆盖、矛盾纠纷百分百受理、群众回访百分百满意”的“三个百分百”目标,以“银色”润滑剂帮助融化基层治理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