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省局工作

你的位置: 首页-省局工作

情系伊犁助发展   银发援疆谱新篇   
我省银发人才开展第九次对口援疆服务活动

发布时间:2023-07-19    浏览量: 次    来源:

盛夏的高温阻挡不了基层的脚步,万里的距离也阻隔不住江苏与伊犁的情谊。近日,江苏省委老干部局拓宽人才柔性援疆途径,组织医疗、农业、文旅领域的12名银发人才,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开展为期一周的对口支援服务活动。

勇担使命职责   持续发力推进

推动对口支援工作,是党中央从国家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江苏省委老干部局主动扛起政治责任,积极参与人才柔性援疆工作,先后选派5批退休医生赴新疆开展“组团式”医疗服务,累计义诊4094人次,开展医疗讲座29场,培训医生532人次,受到中组部、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召开的医疗人才支援工作推进会的充分肯定。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创新组织形式,连续3年组织开展“江苏银发人才对口支援远程志愿服务周”活动,实现对口援疆不断档、合作帮扶不掉线。

今年以来,进一步强化工作统筹协调力度,主动与省发改委、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联系,深入了解当地群众和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依托建立的银发人才库,精准对接省人民医院、省农科院、省文旅厅选派相关专业的银发专家,并提前与各领域在伊犁州的援疆干部沟通,共同研究确定周密详实的行动方案,深化拓展服务领域内容,精准助力民族地区发展。

贡献银发力量   倾情服务群众

12名年过花甲的银发专家不顾烈日炎炎和舟车劳顿,一直奔走在伊宁、霍城、新源、特克斯、察布查尔的医院病区、田间地头、基层社区、项目现场,为各族群众倾情服务,充分体现了不忘初心、老骥伏枥、奉献不止的精神风貌。

在喀拉峻三连片区,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万琪走进75岁的哈萨克族老汉木尼别克·木汗家中,详细了解他前期突发心脏疾病的救治和恢复情况,提出了今后用药和预防的指导建议。在医院的ICU病房,老年医学呼吸科主任医师吕培中仔细查阅疑难病例的检查报告数据,从容量补充、药物调整、营养支持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指导。面对一名多灶运动神经罕见病患者家属的求助,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万琪随车上门、细致查问,并留下联系方式,尽可能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一周时间,6名专家在伊犁友谊医院、霍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医院)和基层社区、牧民家中,先后为279名群众义诊,受到了广泛欢迎和好评。

省农科院原副院长郑建初等4名农业专家走进田野乡村,来到伊犁州的水稻、小麦、玉米、果树示范基地,顶着骄阳深入农田苗圃实地勘察作物生长情况,对农产品种培优、病虫害防治、肥料使用、资源圃建设提出专业指导意见,围绕产业发展、农业技术等内容,与州农科所、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种业公司经营管理人员、种植大户交流讨论,解决农技问题29个。在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伊犁植物园,专家们“偶遇”了返聘在此从事西天山野苹果资源保护基地科研工作的江苏银发专家郭忠仁。远在千里见到江苏的老朋友,郭忠仁喜出望外,带着大家参观科普教育馆,并一路介绍植物园内林林总总的特有植物,共同探讨研究助力伊犁农业发展的思路举措。

原省旅游局信息中心主任周晓平曾担任柔性援疆旅游专家组组长,对伊犁的旅游资源及项目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在那拉提景区,他和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教授马开良一起,详细了解景区经营现状及未来规划,实地考察相关旅游项目,并在那拉提金陵山庄开展调研指导,直插后厨进行“飞行检查”,帮助酒店提升服务品质,增强软实力。伊犁将军府、惠远古城、福寿山、图开沙漠、锡伯古城、小白杨纪念馆、喀赞其民俗区、六星街等景区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两位专家围绕旅游项目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发展规划等方面,与30家文旅企业单位访谈交流,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和短板弱项,提出建议指导75条,助力文旅融合,赋能塞外江南盛景。

积极建言献策   助力改革发展

此次对口援疆服务活动中,银发专家们不仅开展了丰富的现场服务和指导,还结合一周的所见所闻,从专业角度进行调查研究和长远思考。

医疗专家围绕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普及群众基本医疗常识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王彤提出,“要深入开展医学科普知识普及工作,依靠江苏丰富的医疗资源,通过远程会诊等形式,建立少见或罕见疾病医疗救治网络。”万琪在医联体建设方面,思考了具体做法,“一方面是沉下去,上级医院可以派人定期到基层医院坐诊,带教基层医生,了解基层病患需求。另一方面是请进来,基层医院的医生可以定期到上级医院进修,跟随三甲医生坐诊、交流。”

农业专家郑建初围绕农业加工企业引进、支持伊犁农科所全面发展、农作物种质资源交流等方面提出建议:“伊犁发展鲜食玉米的条件较好,但一定要有加工配套,可以优先支持鲜食玉米的加工装备,带动鲜食玉米产业发展。”“伊犁农科所取得了显著进步,育成40多个玉米、小麦新品种,但整体科技人员的学历层次和仪器装备水平较低,建议加强高层次青年人才的培育与交流。支持伊犁所分子育种、品质测定、现代化小区收获机械等装备。”“伊犁有着江苏没有的玉米、蔬菜种植条件,可统一规划,出台政策、定向支持,鼓励和吸引江苏玉米、西瓜等种业到伊犁进行制种繁种,可同时推进江苏和伊犁种业更好发展。”

文旅专家认为伊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关键要素基本完备,产业基础厚实,规划执行有力,管理水平良好,市场需求广泛,正日益成为推动伊犁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朝阳产业,并围绕旅游资源特色开发、文化资源深层次挖掘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发展建议。周晓平提出,“伊犁文旅产业已经从传统大规模建设时期进入产业运营新时代,服务和管理水准高低决定其在市场上的所占份额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继续保持资金倾斜的同时,加大对运营能力、服务质量提升和产业品质提高的支持力度。”马开良建议,“发掘和创新伊犁饮食文化,研发丝绸之路宴、汉家公主宴等特色美食,提升伊犁餐饮水平,达到润疆、富疆的目的。”

通过穿插在服务活动中的调研交流,银发专家们围绕提供工作水平、开展科技合作、做好结对共建等方面提出了14条工作建议,为江苏对口援伊前方指挥部及伊犁相关单位推动医疗、农业、文旅事业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得到了高度认同。

建立长效机制   深化交流合作

一周对口支援活动的结束只是一个逗号,银发专家们纷纷与伊犁当地的从业人员探索构建长效帮扶联系机制。省人民医院的6位银发医疗专家与伊犁州友谊医院的6名年轻医生进行了师徒结对,通过签订结对帮扶意愿书,进一步明确了帮扶的形式和内容,6位“师父”将深入开展临床诊治经验传授、学科建设指导、前沿知识技术讲授等长期帮带活动,帮助伊犁的“徒弟”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银发农业专家与伊犁州农科所研究探讨了开展长期科研合作的可行途径,提议依托州农科所共建江苏省农科院伊犁研究院,开展专业技术人员挂职交流及业务培训等工作,并在返回后及时牵线搭桥,帮助省农科院与前方指挥部、伊犁州农科所取得联系,共同商讨研究合作共建方案,进一步推动苏伊农业协作。省农科院的一名银发专家还受到此次活动的激励鼓舞,报名参加了江苏人才柔性援疆活动。

银发文旅专家与省文旅厅援伊干部建立了长期联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为援疆干部在伊犁开展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文旅规划编制、景区旅游项目研发、旅游地宣传推广、旅游住宿提档升级等方面工作提供智力支持,成为伊犁文旅融合发展的“远程智囊”。

银发亦青春,夕阳别样红。江苏还有众多离退休干部在助力对口支援合作中奉献智慧力量,今后省委老干部局将延续传承江苏银发人才“组团式”援疆行动,加强协作联动、整合各方资源,组织引导老同志为东西部地区协同发展再作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