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省局工作

你的位置: 首页-省局工作

江苏立足实际   坚持开放融合   着力推动老年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1-10    浏览量: 次    来源:

近年来,江苏坚持从老干部工作部门实际出发,积极深化开放融合的理念,拓展资源力量整合的渠道,不断推进老年(老干部)大学硬件更新、软件创优,努力使老干部工作系统举办的老年(老干部)大学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以示范创建为抓手,推动新一轮老年(老干部)大学场地建设。江苏高度重视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建设工作,2019年省级机关党政机构改革以后,省委老干部局机关新设立教育活动处,专门负责统筹指导全省老年(老干部)大学等学习活动阵地建设。为适应新时代老干部工作新形势和老干部学习活动新需求,2022年,省委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工作的《意见》,明确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工作的功能定位、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从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优化活动学习供给、注重发挥老干部优势作用、大力推进软硬件建设和加强组织保障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系统、规范、操作性较强的指导性意见。部署开展全省示范性老年(老干部)大学以及老干部活动中心(室)创建工作,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对照创建内容及标准,以评促建、评建结合,有力推动了全省学习活动阵地建设实现了新的发展。南京市金陵老年大学、无锡市宜兴市老干部大学等单位在首轮创建中获评“江苏省示范性老年(老干部)大学”称号。全省各级老年(老干部)大学等学习活动阵地新增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为更好满足老同志日常学习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与此同时,坚持“开放融合,共享共用”的原则,积极解决基层老年(老干部)大学场地紧缺问题,加强省市区三级共建、协调联动,省委老干部局示范带头与南京市、建邺区委老干部局共建老年(老干部)大学,为老同志参加学习活动提供便利,各地纷纷打破“单位”“辖区”传统观念,着力打造融合共享式老年教育场地,不断扩大老年教育场地覆盖面,着力打造区域化老年教育“共享圈”。 

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推动老年(老干部)大学工作提质增效。始终坚持政治建校,坚持不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纳入教学计划,研究开发一批适合老同志特点的精品课程和教学案例,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广大老同志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探索规范教学班级、社团协会党组织和临时党组织建设,切实将老年(老干部)大学打造成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党建工作的重要基地。不断提升教育供给水平,紧跟老年教育的时代步伐,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在教学、教材、教师“三教”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科学合理编制教学大纲,完善专业设置,积极打造骨干课程、品牌课程、特色课程,构建层次分明、内容丰富、高质高效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南京金陵老年大学有26种教材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居全国老年大学前列。立足实际,从党政干部和党校、高校的专家学者中遴选,支持有教学专长的老同志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了开放式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积极引导老同志为社会贡献正能量,各级老年(老干部)大学深入实施“银发生辉·银铃行动”,依托班级社团及其党组织在加强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推进科技创新、促进文化建设等方面,通过拓展第二课堂,延伸第三课堂,鼓励支持老干部把服务社会、服务群众,融入到日常学习活动中去,发挥余热,在老年学员中培养和塑造政治坚定、理想永存、思想常新的“现代老人”。加强信息化规范化建设,发挥老干部工作系统的服务优势,把制度、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从尊重、关心、爱护老同志出发,把管理工作融合于服务之中,围绕老干部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切合实际、科学管用的规章制度。在疫情防控期间,各级老年(老干部)大学组织场馆有序开放,线下线上相结合,广泛开展“云学习”、“云活动”、“云展览”等线上学习活动。淮安市老年大学建设699云媒体电视互动平台,老同志足不出户就可挑选自己喜欢的课程免费学习。徐州市沛县老年大学智慧校园建设,通过了中国老年大学协会5G智慧校园验收,教务管理实现了全程信息化。

以向基层延伸为路径,推动老年教育办学体制创新创优。积极顺应发展形势,推动办学体制革新,高起点谋划基层老年教育工作,着力建设以办学单位牵头、各部门通力协作的共商共管机制,共同破解基层老年教育的难点、堵点问题。盐城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老年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市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领导全市的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老干部局,由市委老干部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徐州市沛县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县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老年教育工作。着力整合资源力量,延伸教学链条,各级老年大学秉持“就近学习、就便活动”原则,进一步扩大优质老年教育资源在基层的可及性,形成以基层需求为导向的老年教育供给结构。扬州市建立“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近就便参与学习。南京秦淮区按照“一校多点”、“特而精,小班化”思路,整合辖区内各类老年教育资源,建成秦淮老年大学12个街道分校,打造老年教育“十五分钟教学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