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10 浏览量: 次 来源:
扬州市邗江区按照省委老干部局“六有一提升”要求,聚焦三个方面,建设三型支部,谱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标、升级、创优”三步曲,构建起全方位的离退休干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体系,有力推进老干部支部“六有三服务一提升”。
一、聚焦要素“有没有”,建设“标准”支部,实现“六个有”。聚焦组织、班子、制度、活动、作用、保障等支部建设六个方面的基本要素,在标准、规范上持续用力,实现老干部支部支部建设要素标准化。
组织设置拓“面”。采取“建制性+临时性”相结合,建立社区“夕阳红”党组织32个,城市社区“夕阳红”支部建设实现全覆盖;在社团,建立老年大学、诗词协会、志愿服务队“活动型”党组织18个、“四缘”型(地缘、趣缘、业缘、志缘)党小组45个;按照“原有组织关系不变、服务管理关系不变、单位主体责任不变”三个不变的原则,创新机关老干部联合党总支,推进6家离退休干部党员和在职党员联建支部的单位单独组建老干部支部。
班子配备求“强”。采取“书记+第一书记”“书记+街道联络员”“书记+社区兼职副书记”等方式,配强“四讲四力”(讲政治、讲原则、讲团结、讲奉献,有能力、有精力、有活力、有体力)型支部书记、配好“三互补”(年龄结构互补、能力经验互补、兴趣特长互补)型支部班子。
支部生活更“活”。既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又紧贴老同志实际,倡导“四适、四结合”活动法,即:定期活动与不定期活动相结合,活动频率上适度;政治活动与趣味活动相结合,活动角度上适宜;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活动形式上适当;全员参与与个别活动相结合,活动安排上适时。
工作保障到“位”。制定《离退休干部党建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夕阳红”党组织党建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明确为民资金年初立项、教育培训经费年初划拨、党建工作基金年底以奖代补、所在单位和街道党组织补助等几个方面的经费来源。指导全区76家老干部支部建立了“离退休干部党员之家”。
二、聚焦功能“好不好”,打造“示范”支部,推进“三服务”。加强“三服务”内涵建设,争创省、市、区三级示范支部,推动支部工作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转变。
党组织服务党员。编印《主题党日活动指导书》,推行“主题党日+”模式,开展“轮值党课”“微党课”“情景党课”,探索触及灵魂的党性教育形式,增强党员“归宿感”;依托老干部支部、社区老年大学、老干部微党校、“银杏大讲堂”,为广大党员送上党性修养、时事政治、健康养生等“营养餐”,增强党员“获得感”;建立党内关怀帮扶、走访慰问制度,对困难党员“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党员生病住院、家庭出现重大变故等情况时,党支部及时看望慰问,增强党员“幸福感”。
党员服务群众。“夕阳读书角”,加一点“书香味”。指导老干部支部购置党建、历史、小说、散文等刊物400余套,每月“夕阳学习日”对群众开放,让社区居民、放假学生和离退休干部党员共学党章党史、共读优秀书籍、共评学习心得、共享阅读乐趣;“翰墨传真情”,添一片“慈善心”。支部组织党员举办书画笔会,将创作的书画作品公开展示和义卖,所得义款转入社区春风基金作为扶贫帮困专用;“民情接待日”,增一分“和谐度”。推荐90多名身体好、素质高、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党员担任社区业委会主任、楼栋长、议事会主任,每月8日、18日、28日轮流上岗值班,作为社区听取社情民意、化解群众矛盾的“观察哨”,协助社区破解小区 “适老化”改造、小区流浪狗伤人、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共征集各类建议1860多条,成功化解矛盾276起。在新冠病毒肺炎防控阻击战“疫”中,广大老党员在加强自我防护的同时,主动请缨,奋战在社区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的战“疫”颂歌。据不完全统计,老干部党员已捐款30多万元助力抗“疫”。
党建服务发展。建立“党建顾问团”,组织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走进新楼宇、新商圈、新市场等场所,每年开展理论宣讲200多场,听众达4500多人次。指导建立2家“红立方”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站、22家新经济组织党支部,助力新时代党的建设;组建“扶贫指导组”,先后协调8个部门,帮助挂钩联系的经济薄弱村,引进渣土消纳、葵园炫彩游、粮食烘干等项目,获得项目资金146.4万元,支持扶贫项目250个,帮助11个村600多名农民就业,助力脱贫攻坚;组建“银发科技智囊库”,积极协调区老促会、可再生能源协会,在农民集中区建设200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在公道镇建设450亩的1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在青年公寓10幢楼建立了500吨太阳能热水项目等,助力 “美丽邗江”建设;组建“创业指导团”。组织党员用好丰富的人脉资源,协调35名老干部专家指导100多名扬州大学生村官创业,启动“绿色创业”项目43个,创造就业岗位1200多个,实现销售额8000多万元,助力培育创新创业新人。
三、聚焦示范“优不优”,培育“样板”支部,促进“一提升”。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完善制度机制,探索模式方法,搭建载体平台,培育选树老干部党建工作特色品牌和先进典型,切实提升支部组织力。
打造“精品”范例。制定《“十好”“夕阳红”支部建设标准》《“夕阳红”支部书记工作室书记配备标准》,对党员提出“十带头十保持”要求,从增强战斗力、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引领力五个方面设计好提升支部组织力的方法路径。红马甲义工队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翠岗花园“夕阳红”支部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第一书记沈广国作为全省唯一代表赴京参加全国“双先”表彰大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创新“特色”项目。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老干部党建工作创新创优,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项目。“一方隶属、多重管理”党建模式入选第四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创优典型案例,中办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在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推广;《社团党建引领老干部党员志愿服务》入选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展示。
培育“标兵”党员。评选挂牌一批党员示范岗,引导亮出党员身份、立起先进标尺、树立先锋形象。红马甲义工队支部书记王培华退而不休十余载,志愿服务时间累计9000多小时,红马甲义工队”由最初的10人发展到3000多人老干部志愿服务社团;余林社区“夕阳红”支部党员刘文海退休后坚持奋斗在科研第一线,潜心食药用菌事业50余载,在8个省建立了13个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带动数万户农民每年增收10多亿元。王培华、刘文海被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区120多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先后获得各级先进表彰21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