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25 浏览量: 次 来源:
扬州市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工委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四个“引领”,扎实开展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离退休干部党建水平,为扬州“好地方”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一、突出政治引领,切实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一是注重政治理论武装。坚持把组织离退休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列入老干部党校主课主业,纳入老年大学教学计划,融入老干部活动中心活动安排,做到”一群一策“。针对离休干部,采取“点单”+“送学”方式。针对退休干部,采取“集中学”+“分散学”方式。各地通过建设一所示范性老年大学和街道(社区)“家门口”的老年学堂,形成“一核心多网点”的教育体系。二是注重政治待遇落实。落实参加重要会议和活动制度,听取老同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夏书记、张市长等领导还分别就“十四五”规划编制和政府工作征求老干部意见建议。落实情况通报制度,市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向老同志通报情况2次以上。落实参观学习制度,组织500多名离退休干部开展“高质量发展看仪征”参观考察活动,组织四套班子老领导开展“跨江融合看南京,健康生活享金陵”活动,让老同志“零距离”见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三是注重政治载体创设。打造离退休干部“银发先锋”驿站,宝应县开设了红色驿站教育“实境课堂”,江都区搭建了“三堂促学”思想教育平台,邗江区建设了“夕阳红”主题文化广场,广陵区组建了“银龄党建联盟”,进一步提升了思想政治引领的实效性。
二、突出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六有一提升”工程建设。一是抓应建尽建促组织设置覆盖。按照“利于活动、便于管理、规模适度”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设置党组织,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数量从386个增至640个,覆盖党员近2万人。二是抓建章立制促组织生活规范。会同市委组织部印发《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完善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建工作片等制度。在全市组织开展“畅谈奔小康,助推双胜利”主题党日活动。实施“领头雁”工程,在市级层面举办支部书记培训、论坛5次,参培人数400多人次,实现三年轮训全覆盖。三是抓达标创建促示范引领。举办全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成果展示活动,在全市选树了仪征“夕阳美”、宝应“不老松”、江都楼院老干部支部、广陵“常青藤”等一批基层离退休干部党建示范点。邗江区翠岗花园社区“夕阳红”党支部被表彰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高邮水部楼等7个支部被评为省级示范党支部。
三、突出作用发挥,深入开展“银发生辉”志愿服务。一是组织化管理。组建31支由2000多名老同志参加的志愿服务团队,形成条块结合、覆盖城乡的老干部志愿服务网络。积极探索“党建+”模式,推行“党支部+社团协会”“党支部+志愿团队”等做法,推动党建创新与发挥作用互融共促,市直和县区都创新了一批党建引领做法,组织化管理程度进一步提高。二是项目化运作。坚持活动内容、活动主题、活动标识、队伍建设“四个统一”,广泛开展政策宣讲、法律服务、基层治理等八大类志愿服务项目。疫情期间,全市离退休干部通过捐款捐物、创作文艺作品、开展防控宣传等方式参与疫情防控,捐款捐物近300万元。在全市组织实施助力“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专项行动,举办20多项活动。开展“文明有我,银耀扬城”全市离退休干部志愿实践活动,组织近千人次为文明城市创建助力添彩。三是品牌化培育。全市积极打造“银发生辉·绿扬霞光”作用发挥品牌,开展“最美”系列评选,举办离退休干部风采录微视频系列展示活动。各地培育的“情溢荷香”“霞满邮城”“龙川丹霞”“七彩邗城”“白沙映霞”等品牌成为各地老同志发挥作用的风景线。
四、突出党内关怀,健全完善服务管理长效机制。一是用心做好服务保障。坚持各级领导带头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今年走访慰问参加抗战和抗美援朝离休干部300人次,走访慰问住院离休干部200人次。做实离休干部看病就医“三有一落实”工作,为222名离休干部签约家庭医生。落实离休干部特困帮扶机制,发放帮扶资金11.5万元。组织600人次参加健康体检,做好体检报告解读工作。二是用情满足个性化需求。把关爱服务送到“家门口”,打通精准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用力推进阵地建设。完成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装修改造,加大了县(市、区)示范性老年大学建设力度,开设老年大学网络课堂,“一座难求”问题逐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