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党建工作

你的位置: 首页-离退休干部党建-党建工作

南通市崇川区发挥老同志优势   不断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1-03-23    浏览量: 次    来源:南通市崇川区委老干部局

南通市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八一村位于高墩圩桥与城北大道交界处,辖区有18个村民小组,1个拆迁安置小区,村民3300余人。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党员174名,以退休老干部为主的“五老”中心组成员25名。村党总支以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充分整合老干部这一优势资源搭建平台、服务民生。近年来,八一村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单位” “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优化组织,筑牢队伍强堡垒。八一村辖区范围广,老干部居住分散、组织关系隶属不一,村党总支把加强“五老”队伍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抓紧抓实。一是做好组织动员,选优配强班子。村党总支推选一批有威望、有能力的退休老干部,担任全村9个党小组负责人,在党建工作中发挥骨干引领作用。聘请一名有威望、号召力强的老同志担任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通过领导上门请出一批、上级部门推荐一批、成员吸纳发展一批“三个一批”制度,吸引大批老同志加入到“五老”队伍中来。近年来,通过“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模式共发动30名老同志加入“五老”中心组活动。二是建立工作机制,提高业务水平。优化组织架构,确保“五老”班子强、骨干队伍专、活动质量高。建立月度工作例会学习制度,组织老同志学习政策文件,开展业务交流,围绕中心大局,用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确保各项工作有组织、有总结、有提升。三是加强阵地打造,完善保障机制。村里专门腾出原村部办公楼,打造“五老之家”,内设办公室、书画室、电脑室、图书室等。在部分老同志家中开设“党员服务室”“小院课堂”及“讲习领航站”,充分保障“五老”办公场所、活动场所和活动经费,为“五老”工作正常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滨湖新居小区新建“夕阳红”初心驿站活动室,用于“五老”面向居民讲新闻、开展学习交流。

银发助力,发挥作用显能效。充分发挥“五老”人员在青少年教育、党群理论宣讲和村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一是用好主力军,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15年来,“五老”坚持以建党、建国和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纪念日为契机,打造“五老讲故事”“老顾说时事”“老严话历史”三大名片,通过进社区、送学校、入班级,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讲述党的红色故事和艰苦奋斗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观。组织前往红色基地参观,老同志全程陪同讲解,激发青少年爱国爱家情怀。用情关爱弱势群体,发挥老同志资源优势,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为外来务工子女义务辅导,开展“啄木鸟”网吧巡查,帮助网瘾少年联系学校,培养体育爱好。近年来,“五老”共帮扶青少年32人次,自主募集经费3万余元。二是讲好小故事,提升党群理论宣讲实效。十九大以来,“五老”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分别走上“小院课堂”和党员冬训讲台,讲好理论小故事;走上青少年课堂,讲述廉政小故事;送课进教室,讲好道德民俗小故事;登上居民讲坛,讲述亲历的扫黑除恶小故事。用“理论+小故事”的形式传播党的理论方针、廉政法制等知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宣讲活动21场次。三是建好特色队伍,提升村民精神文明水平。根据老同志特长爱好,分类打造宣传创作队、理论宣讲队、矛盾纠纷调解队、农村管理服务队、文体健身队等特色队伍。今年以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土地巡查、卫生督查等志愿服务200余次,组建龙灯队、太极队、门球队、舞蹈队4支文体队伍,带动村民开展全民健身运动,通过“以点带面”发挥老同志示范带动效应。

青蓝工程,热心传帮育新人。老干部工作经验丰富,在青年同志理想信念教育方面有较大的优势。通过“传帮带”青蓝工程,帮助青年村干部提升素质、提高能力。一是结对拜师“传”授经验。组织青年干部分别与在职村干部、退休老同志“双师”结对,6位老同志与年轻干部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老同志定期对青年同志提供指导帮助,开展思想交流。二是制定计划“帮”助成长。制定青年干部培养计划,组织老干部与青年同志共同结对高龄党员和困难群众,围绕每周联系一次、每月走访一次、每季活动一次、每年总结一次“四个一”制度服务党员、服务群众。三是搭建平台“带”出水平。设置师徒错时轮值制、值班主任制和活动独立日,错时轮值处理各项业务、接待群众来访以及处理临时突发事件,老同志发挥自身经验优势,在处理急难问题上以身示范,帮带青年同志成为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促进村干部队伍持续发展。

退休老党员、老干部是基层党组织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八一村继续加强“五老”队伍建设,发挥老同志优势,不断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