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27 浏览量: 次 来源:南通市通州区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南通市通州区针对党员队伍老龄化实际,不断整合学用资源、强化阵地载体、丰富教育形式,通过打造“活动专场”,让老党员学习教育“破圈出彩”。
哪里有人气哪里就有阵地。4月25日下午,位于中共江北特委纪念园的区离退休干部政治生活馆“金夕·红堡”迎来本月19日开馆后的第六批预约参观者,20多名来自三农系统的老党员老干部齐聚一堂,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聆听革命先辈在白色恐怖下重建党组织的故事,气氛庄重严肃。通州作为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现有江北特委纪念园、朱理治故居、韬奋演讲纪念碑等一大批红色教育资源。这些革命遗迹和纪念设施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过程,也一直是广大老同志老党员回忆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辈的重要场所。为此,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和老干部局联合出台文件,提出通过单独设置、融合嵌入、辐射带动,推动老党员学用阵地“硬件提档”。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全区已建成相关阵地14个,并相继投入200余万元对各类党群服务中心、“红网格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基本形成“30分钟高龄党员教育网”。
用联盟的力量把老党员组织好。“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参加培训,既丰富了理论知识,也增长了见识。祝愿社区老年学校越办越好!”刘桥镇老干部党总支副书记高明友刚参加完社区老年学校开办的毛泽东书法作品赏析课后,十分高兴。利用社区老年学校打造接地气、有活力的老党员教育模式,是区委离退休干部工委、区委教育工委今年提出的联合攻关课题。为此,双方以党员学习教育为载体,打破行政条块壁垒,建立起“共建、共融、共享、共治”的红色教育联盟。建立轮值负责制、组织研学竞学、开设红色讲堂……配套实施的八项服务保障措施,为构建“凝心聚力、协同一致、优势互补”的红色教育体系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红网格里的“乡音”更有力量。一个笔记本、几张长条凳,变“排排坐”为“围着坐”,请身边人讲身边事……小范围、多频率的“方言俚语”式宣讲让老党员学习教育课程变得更加接地气、有温度。老党员的学习教育不能坐等上门,更要主动出击。秉承着这个理念,通州充分发挥“红网格”作用,在全区普遍建立“银发网格长助理”制度,620余名老干部就近就地参与城乡网格化志愿宣讲活动。为了检验老党员参与学习教育的成效,通州部署开展了“学思践悟二十大,银发先锋在行动”主题党日,旨在通过发挥“银发人才”生力军作用,组织老同志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优势作用。截至目前,全区已组建银发志愿服务队240余支,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100余次,为群众办实事52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