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浏览量: 次 来源:昆山市委老干部局
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地处江苏“东大门”,是苏州对接上海“桥头堡”,外地流入人口占区总人口比例约67%,居住在花桥、组织关系在异地的流动党员渐成规模。近年来,花桥经济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部署要求,将流动老党员服务管理与“星期天先锋”工作同部署同推进,积极打造“乐龄红雁”党建品牌,延伸基层“服务触角”,优化服务管理平台,引领流动老党员“在党旗下流动、在流动中生辉”,实现“夕阳红”与“志愿红”的双向奔赴。
暖心关爱,实施精准化管理。推进“乐龄红雁”组织建设,提升流动老党员归属感和幸福感。横墅江社区融合社区学习阵地资源,打造集教学、交流、服务于一体的乐龄驿站,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和基层社区党建融合新模式,结合流动党员“潮汐式”居住特点,成立全市第一家“乐龄红雁”党支部。花桥社区为方便集聚辖区内老党员、老教师、老专家等银龄力量,积极打造社区流动党员“乐龄红雁·萤火虫”驿站,常态化开展党员活动、政策宣传、信息发布、志愿服务,推出流动老党员“相约星期二”红色阵地参观见学主题活动,积极打造流动老党员政治理论学习“指尖课堂”,全面落实“日常在线联系”工作机制,指导社区建立流动老党员微信群,选派党务工作者入群做实做优服务管理。
以点带面,推进示范性引领。选树“乐龄红雁”银发先锋,将流动老党员纳入区评先对象范围,有效形成“一个人带动一群人”的辐射效应。刘家钜是江苏师范大学法政系教授,从事马列主义基础理论教育与研究工作几十年。刘教授来到社区后便主动提出,能为社区做些什么?在他担任党史宣讲员后,笔记本上总是密密麻麻记满了讲课手稿、宣讲计划和方案,他希望大家都能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党史、感悟历史。老党员赵江是新疆克拉玛依市退休干部,第一时间加入到社区“海棠先锋”微网格员队伍,她常说“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入户走访、协助调解、收集民情、政策宣传……哪里都有她忙碌着的身影。在典型示范下,横漕社区25名流动老党员深入开展“楼风润万家”行动,通过入户走访、集中座谈、信箱投递等方式收集居民“微心愿”38条,针对性开展惠民便民、家庭教育、邻里互助、矛盾化解等志愿活动42次,做到群众提出的心愿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反馈。
微光成炬,开展组团式服务。组建“乐龄红雁”服务团队,积极助力社区基层治理。万科魅力花园小区服务团队协助社区党组织打造“线上线下”学习课堂,推出集中学习“主课堂”、分类教育“双课堂”、网络媒体“E课堂”、实境教育“活课堂”、送学上门“微课堂”、党员自学“小课堂”等6大“菜单”,有效推动社区党员学习教育工作推进率持续攀升。社区启动“178百灵鸟”助老项目后,10名流动老党员主动请缨加入服务团队,深入开展“老乡服务老乡”活动。原先在上海社区担任楼道长的老党员郑红,经常陪伴辖区内老人唠家常、解心宽,被居民亲切地唤作“郑大姐”,居民纷纷夸赞她“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聚福社区组建“乐龄红雁”宣讲团队,定期开展理论宣讲20场次,受众700余人次,成为市银龄宣讲团队重要力量。
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将结合“星期天先锋”能人工作室建设,深化党务、治理、法律、教育、调解、卫生6大功能平台,擦亮“乐龄红雁”党建品牌,做到组织联系“不断线”、理论学习“不掉队”、作用发挥“不缺位”,切实推动流动老党员在思想宣传、教育学习、社区治理中持续散发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