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4 浏览量: 次 来源:海安市委老干部局
今年以来,海安市海安街道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主线和根本任务,将“学思想”作为首位要求贯穿始终,引导老党员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在奉献新征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余热。
吹响组织建设“进行曲”,提升老党员归属感
一是“全范围”管理,完善信息台账。海安街道老干部党总支通过电话联系、入户走访等形式,建立健全《老干部信息台账》,做到党员档案资料、党费基数、身体状况、家庭情况、思想动态一目了然。二是“全方位”发动,完善组织覆盖。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红色驿站平台以及社会组织等资源,在离退休党员集中居住的小区,合理建成11个党支部活动阵地。三是“全域化”推进,打造阵地品牌。2023年先后在星海社区和凤山社区(村)召开老干部活动阵地现场会,老干部工作者参观党员活动室、报刊阅览室、绘画工作室和3年来支部组织活动的台账,有力地促进了各支部的阵地建设。
吹响主题教育“进军号”,提升老党员获得感
一是聚焦“学什么”,创造展示平台。海安街道老干部党总支部召开主题教育动员会,引导党员畅谈感悟、发表感想,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之目的。为将“学什么”推向纵深,11月中旬,邀请全国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江苏理论宣讲专家库首批专家、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客座教授徐进同志围绕主题教育讲党课。二是聚焦“怎么学”,创新学习方式。根据离退休党员的实际情况,党总支以及各支部建立了14个微信群、22个学习帮扶小组。党总支编写了《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问答》,每日一题在微信群中播发,同时线上不定期推送党课内容、党支部工作动态。针对部分高龄失能党员,采取送学上门“陪听”“共读”“同论”等方式,确保特殊老党员参加学习教育全覆盖。三是聚焦“如何干”,创设激励机制。党总支部用刚性的制度、柔性的管理综合考核所属支部老干部教育管理工作,表彰“主题教育”和“红枫志愿服务”等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为党员过政治生日,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举办“重阳节集体祝寿”“老干部运动会”等活动,让离退休党员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持续激发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党员活力,提高了主题教育的向心力。
奏响奉献正能量“协奏曲”,提升老党员使命感
一是志愿服务“不打烊”。党总支建立“红枫”志愿服务中队,下设11个“红枫”志愿服务分站,现有红枫志愿者186人。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关切、民生民意关心、重大任务关注,开展涵盖政策宣传、文明创建、环境整治、关心下一代、协调纠纷等类别的志愿服务活动100多次。针对新就业群体——外卖员子女无人陪伴的实际,开展“红枫”服务,助力外卖员子女节假日的学习、安全管理,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深受社会好评,并受到《中国视窗》等多个媒体的关注。二是银发人才“不褪色”。满头白发的老党员夏元贵身着军装、胸挂军功章,多次入校园、到公园、进小区宣讲军旅生涯和革命传统故事;不少老同志发挥个人技能、特长爱好、群众威望等优势,积极为海安街道发展出谋划策、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三是青蓝工程“传帮带”。党总支27名离退休干部担任“90”后干部的老师,与社区干部“青蓝结对”,开展“拜师”传帮带。定期为社区工作者、网格员采用学习讲座、现场示范等方式,促进“老”有成就感,“少”获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