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党建工作

你的位置: 首页-离退休干部党建-党建工作

镇江丹阳:“五雁”分类管理,激活离退休干部党组织“银”动能

发布时间:2024-03-11    浏览量: 次    来源:丹阳市委老干部局

为提高离退休干部党员差异化、个性化、精准化服务管理水平,丹阳市委老干部局深入开展老党员分类管理,激发离退休干部党员增强党性观念、强化组织意识、发挥优势作用,不断激活离退休干部党组织“银”动能。

科学“分”,让老党员各归其类

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为单位,采取上门走访、问卷调查、网络征询等形式,全面摸清党员年龄、身体、居住地、特长、日常表现等情况。根据摸查情况,将离退休干部党员分为五个类型。将党支部书记、委员或担任过领导职务的党员纳入“头雁”型;将身体状况良好、居住稳定、愿意参加各类活动、奉献社会的党员纳入“群雁”型;将积极参与社区党组织生活、乐意奉献社区的党员纳入“归巢”型;将居住异地、长期流动,无法正常参加原单位党组织活动的党员纳入“候鸟”型;将年龄较大、行动不便、鳏寡孤独等特殊党员纳入“孤雁”型。通过“五雁”分类,为支部精细化精准化管理赋能加码。

精准“管”,让老党员各有所获

按照“五雁”的特点和需求,精准施策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管理。“激励式”管理,让“头雁”领航有方向。实施“头雁领航”工程,举办学习班、研讨会、推进会等20余场次,培训“头雁”250余人次,激励“头雁”做示范、当表率,带动党员走在前;“引导式”管理,让“群雁”高飞有作为。组织“群雁”带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永葆政治本色,并鼓励“群雁”积极加入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发挥作用;“双向式”管理,让“归巢”回归有组织。在凤凰新村、白云街等5个社区成立功能型党支部,让老同志学习在社区、活动在社区、奉献在社区;“风筝式”管理,让“候鸟”流动有归属。建立“云上”党支部,让“候鸟”通过视频连线、网络直播等形式线上参与组织生活,确保流动不流失;“帮扶式”管理,让“孤雁”居家有温暖。指导支部建立困难党员关爱档案,落实走访慰问制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市级层面通过上门送学、适老化改造、“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等形式,提升“孤雁”生活安全感、幸福感。

搭台“干”,让老党员各展所长

针对不同类型老党员的专长优势,搭建多种作用发挥载体平台。建立银发人才服务中心,结对20个农业合作项目,挂牌成立五金工具、眼镜商会、皮革鞋业等16个银发人才工作站,组织“头雁”、“群雁”型老党员参与到产业强市和乡村振兴之中,216人次、70多批次老科技专家赴基地和田间指导生产,开展实用技术讲座38场;建立17个社区“银发先锋”志愿服务站和36个老党员工作室,为“归巢”老党员奉献社区提供舞台,累计开展法律惠民、小区管理、文明创建等活动120余次;搭建“老干部一起捐”公益平台,组织老同志积极参与“99公益日”行动,百余名身处外地、境外的“候鸟”老党员纷纷线上捐款,为贫困学子千里送暖,去年全市老干部共计捐款15万余元,新结对助学贫困生20名,展现了老干部的大爱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