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6 浏览量: 次 来源:扬州市江都区委老干部局
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全市老干部局长会议部署要求,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聚焦“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扬州市江都区委老干部局认真谋划全年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谋突破求创新,以银发力量助力“好地方”建设好上加好,不断开启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坚持强筋壮骨,助银龄党建“底盘更牢”
聚力提升组织力凝聚力,以深度资源融合助力老干部工作提质升级,筑牢“红色根基”。一是织密组织经纬。实施“102050”提质行动,发挥区级党建服务中心示范引领作用,培育并创建省市级“六好”示范党支部、示范性活动学习阵地10个,推进百个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积极推进“1+2”(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社区和社团)组织覆盖模式,不断完善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四缘六建”工作法,大力推进“双报到”制度落地见效,社团组织和村(社区)老干部报到率分别达20%和50%。二是强化智慧赋能。推动老干部活动学习阵地与智慧党建阵地联建共建,上线扫码学习、录播回看、志愿服务积分管理等功能,将老干部力量凝聚起来。引导老干部老同志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关心下一代等方面持续发挥作用。三是推动破圈出彩。将“银发生辉·龙川丹霞”品牌作为“有力引擎”,打造形成“霞满庭”“白浦桑榆”等微品牌矩阵,更好带动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播撒“桑榆红”。积极推动品牌建设“破圈出彩”,推动党建品牌主题展示、现场评比,形成示范研学路线,全力提升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发展度”“美誉度”。
坚持共建共享,助银龄服务“质态更优”
深化“3+”服务体系,推动老干部老同志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老有所享”更“老有所为”。一是示范引领“都来学”。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健全理论学习长效机制,通过“自建、共建、联建”的方式,推动2024年建成仙女镇12个社区中心教学点(覆盖63个村、社区),与全省首家县(区)级老干部(老年)大学校史馆联动,形成“1+N”理论教育矩阵,开展“基层典型讲给基层听”“银青结对学思想”“银龄故事话初心”等活动,有力发挥“红色宣讲团”作用,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二是精准养老“都守护”。 深化“都守护”离退休干部养老模式,加大“适老化”服务供给,巩固离休干部看病就医“三有一落实”工作成果,完善“一人一策”结对联系制度,切实解决好离休干部看病就医、居家照护、紧急救助等方面的问题,做好离退休干部健康体检、特困帮扶等工作,用“心”情暖老同志。三是志愿服务“都来办”。 创新开展“融入微网格、守护微家园、助力微网格”“三微”行动,发挥社团党建联盟示范作用,引导全区759名老党员、536名银龄志愿者、206名中级以上职称老专家参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培育更多省市级老干部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奋力奏响赋能发展的“银龄强音”。
坚持激变激活,助银龄工作“成效更显”
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要求贯穿老干部工作全程,以“一域之光”为“好地方”建设全局添彩增辉。一是“抓”出合力。实施老干部工作“一把手”工程,推进组织部门、关工委、老促会、老科协等优势资源整合,邀请优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开设“老支书论坛”“银发先锋专栏”,推动青蓝相继、整体向上。持续抓好能力作风建设,加大老干部工作者岗位练兵、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力度,在集中性纪律教育中展现过硬形象。二是“考”出动力。将离退休干部党建、老干部工作纳入全区高质量考核范畴,对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站、室等团队及项目采取“以奖代补”或者“专项资金扶持”的方式支持基层创新,让“考核引擎”立起来、发展动力强起来。三是“研”出活力。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积极推动党建质量提升、作用平台搭建、部门信息化等“组团式”调研,持续注入实践创新“思想活水”,以崭新姿态建设“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的模范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