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党建工作

你的位置: 首页-离退休干部党建-党建工作

淮安涟水:“红邻书记”拉近基层“邻”距离   激活治理“银”动能

发布时间:2024-08-06    浏览量: 次    来源:涟水县委老干部局

为深入实施“银发生辉 银龄行动”,发挥离退休干部在基层治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以来,涟水县委老干部局在涟城、朱码等4个街道,精心选派一批离退休干部党员到小区担任“红邻书记”,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努力实现离退休干部作用发挥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互融共进。

选派“红邻书记”,基层治理注活力

制定下发《关于选派离退休干部到小区担任“红邻书记”的通知》,按照政治素质好、群众工作能力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乐于奉献的标准选任“红邻书记”。对“红邻书记”入驻小区后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明确,重点是协助推动社区党支部和业委会建设;落实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走访收集小区居民的意见建议,切实做好“家门口的微服务”。“红邻书记”每季度向派出单位反馈小区工作情况,社区干部、所在小区适时作出岗位评价,推动形成“定期反馈+日常监督+公众评价”的闭环体系。截至目前,4个街道的成建制337个住宅小区中,已有92名符合条件的“红邻书记”到岗工作。

搭建“联动平台”,多方参与聚合力

建立所在单位党建工作负责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社区干部挂钩指导制度,确保每位“红邻书记”都有具体联系指导。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银辉涟心”共享式阵地举办“红邻论坛”6期,邀请优秀村(居)党组织书记、法律专家、信访调解能手等为“红邻书记”传授社会治理等方面经验做法。开展“红邻书记”与街道网格员“老带新”结对走访活动,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对小区人员情况进行排查摸底,按照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困难群体等情况分门别类进行统计,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根据摸排党员情况,通过上门征求、组织谈话,选任659名党员担任楼栋长,当好“红邻书记”的“智囊团”“好帮手”。建立“‘红邻书记’、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社区干部、业委会、‘离退休干部’党员中心户、楼栋长”多方联动机制,确保做到协调互补、服务到家。

聚焦“需求清单”,服务大局添动力

围绕基层治理的热点难点问题,发挥“红邻书记”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智力优势,参与社区议事会、列席小区业委会,收集整理群众各类诉求。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建立“红邻书记”群众需求清单,发动离退休干部党员认领卫生整治、矛盾调解、物业监督等任务岗位,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今年来,组织开展手工制作、健康保健、防诈讲座等活动130余场,受众1.1万余人;组织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卫生整治、安全隐患排查等活动490余次,受众3.1万余人。聚焦辖区“一老一小”群体,组建“红邻助老”服务志愿队,为辖区老人提供爱心义诊、日常关怀、助洁康养等一系列微服务项目,精准服务独居高龄及困难老人245人。联合涟水义工、涟水县微力公益协会等社会公益组织,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提供上门代办代购、解读政策、养老认证等便民服务310余人次;组建“红邻护苗”服务志愿队,加强对留守儿童、孤残儿童、贫困生的关心关爱,组织防溺水、女童保护、心理疏导等讲座25场,筹集帮扶资金2.3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