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党建工作

你的位置: 首页-离退休干部党建-党建工作

南通通州:异地送学助流动党员“充电蓄能”

发布时间:2024-08-23    浏览量: 次    来源:南通市通州区委老干部局

去年以来,南通市通州区针对离退休干部党员实际,坚持区域化管理工作机制,创新打造以“提级+联动”为主要特点的异地送学模式,引导老同志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聚焦“三大目标”,摸清参训底数

锚定送学送教的“全排查、全纳管、全闭环”三大目标,通过区域协同发力、内外互联共促,努力做到不漏一人,不少一个。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建立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管理台账,通过对经常在外的老同志造册登记并及时更新信息,确保“离乡不离党”。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指定1名在家党员挂钩联系,明确“日常交流电话沟通、实际问题网上沟通、半年一次当面沟通”的具体要求,随时掌握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实现“高飞不失联”。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上海、南京等地,建立“金夕暖云”流动党员党组织,通过登记备案、双向管理、流动服务的“三步走”策略,不断延伸党的触角,提高工作覆盖,让在外的党员“流动不流失”。

引入“三股力量”,优化培训内容

针对送学送教共性问题,着力用好本土师资、网络平台和异地资源,在丰富载体形式上求创新、有突破。依托“金夕名嘴”讲师团,加大乡土课程、案例课程的开发力度,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育身边人”。挖掘新媒体平台资源,打造“云上课堂”“网络党校”,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面老同志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联合上海静安、南京建邺等流入地老干部工作部门,依托红色资源开展“走出去、学进来”活动,让老党员“强党性、砺初心”。

落实“三项保障”,提升学用质效

以做优服务保障为抓手,构建多渠道、立体化、便捷式的教育渠道,让老同志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积极探索与当地老干部工作部门、通州异地商会和在外企业合作共建,通过共享阵地资源,打造流动党员“学习教育站”,为老同志提供学习生活交流的开放空间。通过定期下发“金夕暖云”活动预告和主题党日安排,让老同志结合自身实际自主选择参加集体学习、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不断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意识。深化承诺践诺、量化积分等制度,通过自主认领文明劝导、纠纷调解、政策宣传等流动党员先锋岗,鼓励老同志在返乡期间投身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着力增强流动党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