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党建工作

你的位置: 首页-离退休干部党建-党建工作

苏州张家港:出台《离退休干部党员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试行)》

发布时间:2024-08-29    浏览量: 次    来源:张家港市委老干部局

为增强离退休干部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精准化水平,近日,张家港市出台《离退休干部党员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试行)》。

摸清底数,动态调整

采取上门走访、电话征询等多种方式,对离退休干部党员开展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掌握党员年龄、居住地、身体状况、爱好特长、服务需求等实际情况,为党员精准分类提供依据。建立完善离退休干部党员信息库,对党员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支部和党员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更新。

因人制宜,科学分类

综合考虑年龄、健康状况、居住情况、优势特长、参与活动积极性、发挥作用意愿等因素,将离退休干部党员划分为五类:参与活动热情高、奉献意识强、引领示范作用明显的,划为“头雁型”;身体状况良好、积极参加组织生活、愿意奉献余热的,划为“群雁型”;人户分离、长期流动、异地居住的,划为“候雁型”;党组织关系转入社区或加入社区临时党组织的,划为“归雁型”;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生活困难、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或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党性意识弱化、表现欠佳的,划为“栖雁型”。

精准施策,精细管理

针对不同类型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实际,实行精准化施策、精细化管理。鼓励扶持,让“头雁型”老党员做示范。实施“银发头雁发展计划”,引导“头雁型”老党员发挥表率示范作用;对表现突出的,吸收进入支部班子、“银发人才库”,推荐担任团队协会负责人,优先纳入各级先进推荐、表扬范围。引导激励,让“群雁型”老党员争作为。通过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头雁”示范带动等措施,引导“群雁型”老党员自觉提高活动参与度和贡献率;对表现突出的,升级为“头雁型”老党员。双向共管,让“候雁型”老党员有归属。实施“乐龄红雁暖流行动”,建立“流出+流入”双向共管机制,鼓励流动老党员较多的区域建立乐龄党组织,探索“线上支部”新路径,灵活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搭建平台,让“归雁型”老党员展风采。推行“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模式,构建老党员原单位与所在社区党组织协同共管机制,引导老党员向社区党组织报到,在社区亮身份、献余热、做表率。关爱帮扶,让“栖雁型”老党员不掉队。建立完善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加大对高龄、患病、空巢和生活困难等党员的关心关爱;对落后的党员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帮助其思想和行动转化。

加强领导,健全保障   

将离退休干部党员分类管理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与党支部“六有一提升”工程有机结合、一体推进。建立健全协同联动、经费保障等工作机制,推动党员分类管理落地见效。鼓励各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力争党员分类更精准、管理更有效、服务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