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3 浏览量: 次 来源:镇江市丹徒区委老干部局
镇江市丹徒区委老干部局突出离退休干部党员分类管理这个重点工作,聚焦“三化三提升”,不断提高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整体建设水平。
一、 科学化统筹,提升规范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转发《关于实行离退休干部党员分类管理的办法》,把分类管理纳入工作要点,召开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推进会,将分类管理与“六好”示范党支部创建工作一体推进。二是细化信息摸排。科学制定《离退休干部党员分类管理表》,全区51个支部进行“过筛子”摸底,建立信息档案台账,记录老党员党费缴纳、参加组织生活、流动党员等情况,并实行动态跟踪管理。三是优化组织设置。在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及其他社团组织中引导建立基层党组织或临时党组织。指导乐健义工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临时党支部,有效将银发党建优势转化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优势。
二、 差异化施策,提升银发队伍活力
根据不同类型党员群体的特点,分类管理、分类施策。一是规范化管理。发挥“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雁阵效应,实行激励式管理。实施“头雁工程”,举办支部书记培训班、座谈会、“三支队伍”建设推进会等,建立导师团,及时将头雁型党员纳入人才库。夯实“群雁强基”,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实地参观等方式集中学习,加强引导、规范组织生活。完善“支部+志愿服务团队”模式,全区27个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活动150余场。二是灵活化管理。鼓励归巢型党员到社区报到,亮身份、树形象、同发力。建立银发先锋服务站、老党员工作室,为银发助力基层治理提供平台。对候鸟型党员通过线上加强联系、开展学习。高资街道电话联络异地居住党员,了解身体状况、及时收缴党费。辛丰镇线上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网上专题报告会等,在线交流心得体会。三是特殊化管理。对孤雁型党员开展关怀式、帮扶式管理,建立“一对一”“一对多”联系机制,辛丰镇安排就近党员结对联系,不定期开展“上门送温暖”活动。区法院开展送学上门,宣传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和上级会议精神。
三、 精细化保障,提升党员归属认同
一是建立联络员制度。全区老干部党支部100%配备在职联络员,切实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区法院选取年轻党员担任老干部党支部副书记,更好配合支部抓好党建、服务等工作。二是加强融合性共建。整合社会资源,加强老干部党支部与社区党组织共联共建,实现阵地共享、活动共办。宜城街道老干部党支部与崇文社区联合打造“助老惠老幸福驿站”。三是聚力长效化服务。对孤雁型党员开展常态化走访慰问工作。荣炳盐资源区开展以老助老活动,低龄银发志愿者上门服务高龄、独居、生病的困难党员。部分支部探索“订单式”服务,定期走访年纪较大、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同志,根据“点单”需求,解决老同志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