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8 浏览量: 次 来源:镇江市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镇江市着眼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发挥广大老干部政治立场强、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足的优势,组建镇江市“银发宣讲团”,以传播党的声音、弘扬时代主旋律为使命,为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建设注入“银发”正能量。
银星“镇”亮:“银发宝藏”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聚”银发资源。建立“1+N”定向联络机制,1名支部联络员联系N名有经验的老同志,通过主动报到、上门走访、登门求贤等方式,将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扎实、宣讲经验丰富的老同志纳入“银发宣讲团人才库”。成立至今,市级宣讲团已有50余名成员,他们紧扣时代脉搏,及时宣讲党的最新理论和市委决策部署,传播时代声音,凝聚发展力量。“育”银发队伍。为确保内容有深度,讲述接地气,定期组织宣讲团开展备课会、试讲会,紧跟中心任务、增强理论储备、把握政策要义,深入搞好学习研讨,在交流中碰撞思路、凝聚共识、互学互鉴,确保理论水平“与时俱进”、政治能力“永不减退”。“用”银发优势。宣讲团老同志们作为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通过鲜活的人物、真实的案例、准确的数据、丰富的内容“润物细无声”地宣讲传播党的思想理论、政策方针;用质朴的语言讲解民生政策、传递信念力量;结合亲身经历讲述镇江故事、传授行业经验技艺,让受众听得懂、学得进、悟得透,谱写了“寓教于乐”新篇章。
春风化雨:“理播火种”直达基层、直抵人心
开展“点单式”宣讲。连续5年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及当前重点工作,定制符合基层群体的“特色菜单”,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需求,将宣讲内容分解细化为政治理论宣讲、党的历史教育、社会发展成就、健康生活指导等六大专题,根据各单位、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需求,以预约方式点单,市委老干部局结合任务情况及宣讲团成员专业特长精准“派单”,老同志根据健康状况、意愿等情况进行“接单”,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宣讲。探索“趣味式”宣讲。在延续传统宣讲模式的基础上,大力拓展“理论宣讲+文艺”“情景+体验”等多元宣讲形式,将抽象的政策理论具象化、生动化、生活化。老党员金素贤、张贤春利用家庭住所自办红色藏品展;丹阳市云阳街道凤美新村社区马勇老党员工作室举办“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丹阳解放75周年”主题图片展,让宣讲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主动获取”,让宣讲“随地可学”“随时可感”。拓宽“多元式”阵地。巧用媒体平台,探索“网尚讲‘理论’银发先锋说”微信专栏,把45分钟线下宣讲课转换为5分钟“云党课”,通过场景实拍、人物访谈、案例教学等形式,实现“一人授课、万人听讲”,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实效。
增点扩面:“时代之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持思想“增点”。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等主阵地作用,不断打磨“课程”、丰富“课表”,目前,镇江市已拥有镇江军休“银发戎辉•镇行动”老兵宣讲队、市医保局“银发宣讲团”、丹徒区宝堰镇“老少故事团”等多支银发宣讲员团队,形成“1个市级银发宣讲团+21支银发宣讲小分队+200个市级老党员工作室”的宣讲矩阵,累计宣讲9100余场次,受众数量达136余万人次。分类组织“扩面”。出台《镇江市银发宣讲团管理办法(试行)》,强化组织架构,健全管理机制,将教育培训主体从机关、学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向各类别、全领域进行拓展延伸,探索建立“支部书记+银发宣讲团+青年宣讲团”联合宣讲团,打造多层次全方位宣讲格局。创新管理“提质”。组织开展“百场宣讲进支部”活动,选派宣讲团成员深入到100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中开展宣讲,筑牢支部根基固本培元。开设“银发讲习堂”,以银发先锋上讲坛为主要形式,适时邀请400名正能量先锋和“十大银发先锋”走上市级“银发讲习堂”,以身边事育身边人,在“声”入人心的宣讲中凝聚发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