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9 浏览量: 次 来源:邳州市委老干部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确保离退休党员学习教育“不掉队”“不漏学”,邳州市公路管理站离退休干部支部创新工作方法,于近日开展“送学上门”活动,为行动不便、居住偏远的老党员送去学习资料和组织关怀。此次活动以“银发初心映党徽·送学上门暖人心”为主题,通过“精准摸排、暖心送学、长效关怀”三位一体工作机制,让老党员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与关怀。
精准摸排,织密服务“连心网”。活动前期,支部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全面摸排老党员情况。一方面,依托江苏省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系统,动态更新党员年龄、健康状况、居住地址等信息;另一方面,组织年轻党员骨干组成调研小组,实地走访12个社区、8个乡镇,深入了解老党员的学习需求和生活困难。
暖心送学,架起学习“云桥梁”。针对老党员的实际需求,支部精心定制“学习礼包”以及党员徽章、笔记本、保温杯等暖心物品。送学过程中,年轻党员与老党员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通过“拉家常式”讲解,帮助老党员理解党的最新理论。年轻党员志愿者怀揣着敬意与热忱,逐户走访老干部党员,耐心细致地为老党员们讲解资料中的重点内容。老党员们虽然已离开工作一线,但对党规党纪学习的热情丝毫不减,他们认真聆听,还结合过往工作经历分享廉洁自律经验,为年轻党员上了一堂堂“实景党课”。在碾庄镇,92岁的老党员李金荣收到学习资料后,颤抖着双手抚摸着《邳州公路发展史》说:“这本书里有我参与修建的310国道,看到现在公路事业的发展,我打心眼里高兴!”在送学小组的帮助下,李金荣老人通过线上平台参加了支部组织的“银发话初心”微党课活动,分享了自己的入党故事。
长效关怀,培育组织“常青树”。为确保送学活动常态化,支部建立“三个一”长效机制:每月一次上门送学、每年一次健康义诊、每年一次红色研学。联合市人民医院组建“银发健康服务队”,为老党员提供血压测量、用药指导等服务;与王杰纪念馆合作,组织老党员开展“重走红色路”线上研学活动,通过VR技术重温革命历史。88岁的老党员赵德明因视力下降无法阅读纸质书籍,支部为其定制“有声学习包”,将学习资料录制成音频文件,并赠送便携式播放设备。赵德明同志激动地说:“虽然我看不见字了,但还能听党的声音,感谢组织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同志!”
此次“送学上门”活动不仅是一次理论学习的“补课”,更是一次党性教育的“补钙”。通过面对面交流,年轻党员从老党员身上汲取了“铺路石”精神,老党员也感受到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磅礴力量。下一步,邳州市公路管理站离退休干部支部将继续深化“送学上门”服务,探索“互联网+党建”新模式,让红色基因在公路系统代代传承,为邳州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银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