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党建工作

你的位置: 首页-离退休干部党建-党建工作

常州钟楼:“三以三强”激活离退休干部党建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7-14    浏览量: 次    来源:常州市钟楼区委组织部

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更是凝聚银发力量的核心堡垒。近年来,常州市钟楼区坚持“思想引领强根、组织建设提质、队伍建设赋能”三位一体工作法,系统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走深走实,让“银发先锋”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一、以“学思践悟”强根基,铸牢政治忠诚之魂

始终把政治建设作为离退休干部党建的“生命线”,构建“学思践悟”一体化教育体系,推动理论学习入脑更入心。一方面,分层分类“精准滴灌”,让学习更有温度。针对老同志年龄跨度大、学习习惯差异等特点,创新“专题集中学+专家辅导学+现场感悟学”模式:全年组织集中学习3场、邀请党校专家开展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1场,覆盖全体离退休干部党员。特别策划“红色教育+廉政教育”融合课堂,带领21名老干部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现场教学,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中深化纪律意识、厚植家国情怀。另一方面,线上线下“双轨并行”,让学习更有广度。聚焦行动不便老党员学习需求,打造“线下阵地+线上平台”双轨学习模式,线下举办区离退休党组织书记暨骨干党员培训班,70余名党员现场参训,通过“书记领学+互动研讨”提升学习深度;线上依托腾讯会议、直播等载体,为30余名高龄、行动不便老党员“送学上门”,参学率达90%,真正实现理论学习“不断线、不掉队”。

二、以“提质增效”强堡垒,激活银发党建之能

坚持“标准化建设+功能拓展”双向发力,推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升级,让堡垒作用更凸显。支部共建“破题”,破解资源分散难题。 以“六有一提升”为标准,推动4个建制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基层社区、“两企三新”党组织结对共建,通过“组织生活联办、学习资源共享、活动阵地共用”,打破“关门搞活动”的局限。如五星街道党支部与社区联合开展“银龄议事会”等,让老同志在参与基层治理中焕发新活力。精准施策“解难”,提升组织生活质效。 针对支部活动场地协调难、高龄党员参与率低等痛点,开展“党务知识+AI赋能”专题培训2期,为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充电赋能”;建立“问题清单+销号管理”机制,全年解决场地协调、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7项,支部活动参与率得到较大提升。典型引领“树标”,打造特色党建品牌。 注重挖掘基层创新经验,五星街道“党建+银龄”五维工作法、邹区镇“邹和三问”矛盾调解工作法因成效突出,被收录于《常州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优秀工作法汇编》。依托支部建成全市老干部活动学习阵地9个,开展“红色微课堂”“银龄读书会”等活动54场,覆盖老干部党员620余人次,真正将支部打造成“银发先锋”的主阵地。

三、以“选育管用”强队伍,厚植先锋引领之势

聚焦“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服务意愿强烈”标准,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让银发人才“想为、能为、敢为”。搭平台聚人才,激活“银发智库”。 围绕科技攻关、教育创新、基层治理等领域,新建银发人才工作站3个,吸引20余名退休专家、教师、医生加入,老同志们以更坚定的政治立场、更饱满的参与热情、更务实的作用发挥诠释“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初心担当,为钟楼发展建言献策30余条。双轨联动“赋能”,破解管理难题。 创新“党建联络员+银发导师”双轨机制,选配19名在职党员担任党建联络员,建立“1名联络员+1个支部”结对模式,既针对性开展党务规范指导,又动态跟踪支部需求,推动解决活动组织、党员关怀等实际问题。组织银发导师与青年干部“结对子”,在基层治理、矛盾调解等领域传经验、教方法,实现“以老带新、双向成长”。提前谋划“护航”,确保换届有序。 针对年内需换届的3个离退休支部,提前4个月发布换届提醒,通过“专题培训+案例指导”帮助支部熟悉流程。指导建立后备人才储备库,储备30余名政治可靠、作风扎实的后备干部,为换届“储足源头活水”,确保换出新班子、新气象、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