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展示

你的位置: 首页-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展示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事迹展示(六)】
一位老支书的为民情怀
——南通市退休干部吴兴宝同志简要事迹

发布时间:2025-01-14    浏览量: 次    来源:

吴兴宝,男,1952年4月6日生,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海安市原海北小学教导主任。2013年9月,担任海安市海安街道凤山村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他秉持“无私、无畏、无愧”精神,全身心扑在基层社区工作第一线;他守初心、倾爱心、赢民心,带领支部老同志主动深入群众,推进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工作,不断提升社区治理与服务水平;先后荣获“全国乡村阅读榜样”“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南通市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吴兴宝家庭先后获评“全国最美家庭”“江苏省文明家庭”“南通市首届最美家庭标兵户”,所在支部先后获评“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全省百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等荣誉称号。近5年,他累计接受国家以及省、市领导现场调研22场次,时任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2019年莅临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一、聚焦“恒”字守初心,争做对党忠诚的“笃行者”。注重常态化活动。自2013年9月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坚持开展每月一次党组织生活、讲好一堂微型党课、开展一次主题活动、编印一份学习资料、组织一次送学上门“五个一”学习机制。注重长效化建制。坚持就近就便,通过邀请、动员、招募等方式,创办“梧桐心苑”老党员工作室,吸纳8名政治素质过硬、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深厚的老党员加入工作室。制定“老党员工作室”主要职责、工作制度、接待流程等规章制度,确保工作室规范运行,促进进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以组织凝聚力带动平台聚合力。注重品牌化打造。创新探索的“三四五”支部工作法被全省“老支书论坛”推广。2024年,凤山村老干部党支部“聚焦‘讲学做’银发谱新篇”主题党日活动成功入选全省老干部“主题党日优秀案例”。他打造“凤山夕阳别样红”党建品牌,获评南通市十佳党建品牌。大力推行“1+10+100”党员教育引领群众工作机制,由每名老党员带领10名青年党员,目标办成100件实事。在老党员的带动下,凤山村党员群众积极认领公益宣传、结对空巢老人等志愿岗位,为群众解决各类难题200余件,真正做到“群众有难,党员来帮”。

二、突出“德”字倾爱心,争做关爱少年的“守护者”。他以付出彰显个人品德。专门腾出自家一套150余平方米的住房,创办“留守儿童爱心驿站”“家长学吧工作室”,设置图书室、阅读室、乒乓球室等,购买图书3000余册、自费订阅报刊杂志20余种,坚持每天免费对青少年儿童和居民群众开放。他以示范引领社会公德。动员20多名老党员、老教师加入红枫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利用红枫志愿服务站,开设童心向党思政课、文明礼仪养成课、劳动光荣体验课、国防教育宣传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课。他以无私写就德才兼备。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无偿辅导留守流动儿童6000多人次,帮助20多名“问题孩子”养成健康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2022年,他打造的“缤纷星期六志愿行”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南通市第二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三、紧扣“为”字聚民心,争做志愿服务的“实践者”。他以“勤为”显担当。探索建立“党支部+工作室+志愿服务”模式,推动基层“所需所盼”与老干部“所能所愿”精准对接,创建“红枫580——我帮您”微团队,组建一支以老党员为主体,先进典型、宣讲名嘴、行业骨干、身边好人、“五老”人员共同参与的“帮帮团”。发布“兴语·心苑”志愿服务项目,成立老党员红枫志愿服务队,设有思想宣传、牵手“护蕾”、和谐助稳、资政助企、乡村振兴等五支特色分队,常态化开展点亮微心愿、温暖回乡路、爱心助空巢、关爱抗战老兵等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红枫‘三微’服务四季行”、“睦邻小院为幸福‘加码’”等志愿服务项目。多年来,他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次,受益群众2万余人。他以“善为”促和谐。遵循“明事理、促和谐”工作原则,创办“明理调解工作室”,总结形成“三尖”调解工作法,即:脚尖上的调解——入户走访化解、指尖上的调解——利用微信群收集信息、心尖上的调解——倾心调解化纠纷,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注入“银发”动能。他以“乐为”谱华章。坚持自编讲义、自研技巧、自创平台,独具匠心撰写了80余篇共计30余万字的“四史”宣讲材料,举办宣讲进基层200余场次,听众3万余人次。通过庭院小板凳讲堂、楼院小专题课堂、邻里小段子讲坛等,把党的理论政策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传递,既接地气,又冒热气,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敲开百姓“家门”,打开群众“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