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活动阵地

你的位置: 首页-学习活动阵地

扬州市:“家门口老年大学”着力构建老年人15分钟学习圈

发布时间:2022-11-21    浏览量: 次    来源:扬州市委老干部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广大老年人对接受高质量老年教育的愿望愈发迫切,老年大学的教育资源时常供不应求。2021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推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扬州以实践成果证明,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是一条破解“扩大老年大学教育服务覆盖面,满足更多老同志就近、就地、就便学习”难题的可行之路。

2022年6月底,为更好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扬州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老年大学教学点的指导意见》,就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老年大学教学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与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分类指导、分布实施推进“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建设,让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的老年人。文件下发后,各县(市、区)纷纷响应,积极开展了各类党群服务中心老年大学教学点建设试点工作。经过几个月的耕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宝应:靠实调研试点先行

宝应老年大学选择城关镇和老年人口数量多的镇(区),结合教学和活动场所开展了专题调研,摸清了镇(区)老年群体的集中居住情况和接受老年教育的实际需求。从调研中了解到,安宜镇莲花社区对老年教育有较大需求,但距离老城区的县老年大学较远。为破解这一问题,宝应首先在莲花社区试点建立了老年大学教学点,帮助聘请教师、配置教材、指导业务,由社区自主进行招生和运营。在安宜镇三里村和汜水镇东园社区,对整合成人教育学校资源的试点,也在提供学习活动服务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高邮:多方协作合力建设

高邮市老年大学在高邮市委老干部局的统一部署下,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关于建设基层老年大学(教学点)的要求,在城南经济新区(车逻镇)指导落成了高邮市首家乡镇老年大学,并于2022年11月初正式开班授课。车逻镇老年大学开设了健康养生、智能手机、书法、棋牌和灯彩制作五门课程,广受老年学员欢迎。此外,高邮市还进一步拟定了龙虬镇教学点的建设计划,未来将新建一所规模在6至8个班,每周可容纳数百人进行两次开课学习的乡镇教学点。目前,在多方的沟通协调、积极运作下,该构想已与当地政府等相关方面达成初步统一,预计将于2023年达成目标。

江都:为老服务提质增效

江都老年大学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主动作为,探索“社区+老年教育”模式,把老年教育向乡镇和社区延伸。利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地理位置优势,将各类实用教学课程通过党群服务中心这一媒介向乡镇和社区推广,首批教学点已辐射至主城区多个社区。2016年,宜陵镇北陵社区成立老年学堂;2019年,仙女镇北苑社区、南吴社区、玉带社区分别成立了老年学校教学点;2020年下半年,江都区各镇成人校均挂牌成立了老年大学分校,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亲自授牌。多点共建的举措,真正把老年大学办到老年人身边,方便老年朋友就近就便享受文化养老服务。

邗江:聚焦民生用心服务

2022年,为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精神需求,增强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邗江区蒋王街道悦来村高规格打造扬州市首家农村老年大学,为辖区以及周边老年群体建立老年学习场所,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细致、贴心的服务,打造老年人“生活有保障、娱乐有场所、精神有寄托”的幸福家园,开设了包含“学堂”“画堂”“医堂”“书堂”“乐堂”在内的多样老年教育课堂;教学采取互动式、体验式、游学、游戏等方式,提高老年人的学习兴趣;师资队伍则大力发掘和培养有才艺和专业技能的本地教师,根据自身能力及特长参与授课。聚焦民生需求,邗江区书写了温暖的“悦来答卷”。

广陵:共建共享文化惠民

广陵区文峰街道及三里桥社区与广陵区老年大学共建共享,开设了广陵区老年大学的分校——扬州市广陵区文峰街道社区老年大学。这所老年大学位于三里桥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二楼,是经广陵区民政局批准注册成立的非盈利性办学机构,由广陵区老年大学负责提供教学模式、师资力量及专业设备。学校设置了符合老年群众“口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所有课程依据居民的文化需求定制,设置有葫芦丝、声乐、古琴、走秀、摄影等专业。目前,正以每学期6门课程的速率有序开展教学工作。作为引领基层老年人精神文化活动的主阵地,学校将进一步满足当地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

“家门口老年大学”是顺应新时代老年教育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扬州秉持共建共享理念打造的“家门口”活动学习阵地,以提供专业化、精准化、个性化的老年教育服务“15分钟学习圈”,不断提高老年群体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获得感、幸福感。未来,扬州的老年教育工作者们将继续不懈奋斗,为老同志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进一步发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形成“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服务常抓、群众常来”的良好机制,真正把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聚人气、聚民心的主阵地,为“好地方”扬州的建设增添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