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6 浏览量: 次 来源:南通市通州区委老干部局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南通市通州区以“乐龄金夕 文化惠民”为主题,组织各类涉老社团(协会)努力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广泛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着力营造欢乐喜庆、祥和文明的节日氛围。
位于通州石港北郊的睹史院村是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其独一无二的资源。近日,通州区老年书画研究会和石港镇老年书画研究分会的老同志“迎新春 过大年——新年送福”活动吸引了一大批村民纷至沓来,早早地就开始排队。10名老同志以笔为媒,挥毫泼墨间,把老百姓乐于接受和容易理解的移风易俗宣传语写入春联中。两个多小时的时间,300余副饱含期许的春联和福字呈现在村民面前。在现场,除了移风易俗内容的春联,老同志们还将文明新风引领与传统民俗进行巧妙融合,通过快板、版画等形式向村民宣传村规民约、法律知识等。
在通州中专,100多名红石榴班的学子还在埋头苦读。老同志们主动上门,与孩子们共同感受古典书法的魅力,在翰墨书香中迎接新年到来。活动现场,“金夕”志愿者挥毫泼墨、笔走龙蛇。红红的福字、吉祥的春联……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来自新疆的阿米拉跃跃欲试,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下属于她的第一幅“书法作品”,体验到第一次异地过节的乐趣。阿米拉说:“感谢各位老师,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我们感到很温馨。”
而在鑫汇护理院,区江海艺术团和金夕乐诵社的志愿者们化身“晚晴”助老员,为100多位老人送上了节日的文化大餐。开场舞《好运全都来》、群舞《幸福小康》、《花开中国》,民乐合奏《雨碎江南》、独唱《峨眉酒家》、朗诵《今夜星光灿烂》、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老人们跟随着音乐的节拍,挥舞着手中的小红旗,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开心的笑容。护理院的黄勇老同志是一名离休干部,也是一名中共党员,今年已经94岁了,听说要来开展文艺演出,他早早地就佩戴着党员徽章来到活动现场,并充满激情的为大家演唱了一首《五星红旗》,充满了幸福的笑容洋溢在他的脸上久久挥散不去……
据悉,本次“乐龄金夕 文化惠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将按照“上下联动、共同参与”的原则,从农历腊月初五开始至正月十五,跨越一个多月时间,整体策划了22项活动。届时,区级机关、各镇(街道)离退休干部们将利用自身所长,就近就地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其中,既有关爱特殊群体的暖冬行动,又有服务返乡学生的政策宣讲会,还有各类民俗文化展演等,充分展示通州离退休干部近年来在群众文艺创作、文化遗产保护、关心关爱下一代等领域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