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30 浏览量: 次 来源:扬州市江都区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扬州市江都老干部(老年)大学认真谋划,合理布局,围绕“一廊两馆三室”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不断满足新时代老年教育发展需求,推动老干部活动学习阵地提质增效。
打造一个长廊,彰显校园政治文化建设
利用大厅、过道、院墙打造一个政治文化长廊带,提供学员随处可见、可体验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宣传载体,定期速递主题教育、二十大报告、两会等时政内容;全面展示学校概况、支部建设、志愿服务、“三风一训”(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以及“四务”(党务、校务、教务和内务)建设情况;定期更新公示每学期的课程内容、时间、地点及任教情况。通过“引领 体验 实践”式的校园政治文化建设,让老年学员实现理论课堂与兴趣课堂同步,“银才”培养与“银才”强校并举。
建设两个展馆,提升学员的政治素养和责任担当
精心策划,紧扣“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建设两个展馆。2021年建成党员政治生活体验馆暨学员党性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党员开展重温誓词、唱红歌、志愿服务等活动。“党性教育基地让学员们有了一个经常性进行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的场所,提升了党员学员参与党的活动的积极性。”丹霞临时党支部书记孙江川说道。2023年建成校史馆,通过文字、照片、视频及各种实物资料,彰显办学特色、展示办学成果,激励老年学员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两个展馆成为展示全区老干部党建成效和发展成果的“新载体”,加强政治建设和强化党性教育的“新课堂”,传承红色精神和凝聚奋进力量的“新阵地”。
优化三大功能室,满足学员的学习和服务需求
教学区合理划分为“8+2+1”的三大功能区域,满足学员课堂互动、成果展览、风采展示的多样化需求。在原有6个教室的基础上,加强信息化等多媒体教学设施投入,新增一个160㎡的大教室,满足舞蹈、形体表演,一个弘扬茶道、古琴等传统文化专用教室;新建一个300㎡的多功能教室,满足举办公益讲座、文艺汇演、大型会议。开放一个图片展览室,展示教学成果,教师和学员风采;加强“云课堂”建设,每学期开学、结业、雅集、课堂瞬间等活动通过视频上传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书画班学员定期通过党建云平台线上展示作品。寒暑假期间,开设健身气功“八段锦”云上课程,确保学员休假不休学。为了营造干净、舒适、安全的校园环境,通过向文体旅游局申请安装室外健身器材,让学员在课间十分钟可以放松、锻炼;每学期末对教学设备、空调、电灯电具、电梯进行全面检修和维护;对窗帘、茶水炉等日常用具进行全面清洗;为学员配备急救药箱等举措,让学员在学校学技增智、陶冶情操的同时,切实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