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12 浏览量: 次 来源:宿迁市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退休干部迎来了快速增长期,老干部群体呈现了需求多元、思维活跃、流动性大、居住分散等特点,现有的老干部活动学习阵地已经无法满足老同志日益增长的活动学习需求。为多措并举解决基层老干部活动学习阵地短缺问题,宿迁市委老干部局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部署要求,探索打造全市老干部活动学习共享阵地集群,为老同志在“家门口”活动学习、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一、科学谋划,周密部署,下好阵地集群建设“先手棋”
制定印发《宿迁老干部活动学习共享阵地集群建设实施方案》,指导全市老干部活动学习共享阵地集群建设。一是精准定位。围绕老同志需求,紧扣宿迁老干部活动学习阵地建设起步较晚、数量较少、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以“布点覆盖广泛、服务优质高效、引领作用明显”为目标,坚持“现有”原则,即充分利用阵地成员单位现有的场地设施、活动培训、志愿服务、人员队伍等资源,不增加基层负担,不定过高要求,切切实实补齐基层老干部活动学习阵地短板。二是精细摸底。实地走访全市有代表性的公共活动场所,综合考虑场所性质、活动资源、人员力量等因素,确定集群成员单位为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公共文化场馆、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层党课实境课堂等,既满足老同志活动学习需求,又能充分发挥老同志政治、经验、威望优势,为阵地增添人气与活力,形成双向互惠、双向赋能。三是精心谋划。在“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前提条件下,有的放矢细化申请条件,要求场馆拥有场地配套资源,如设有会议室、展览馆等,拥有教育教学资源,如图书阅读、知识讲座等,拥有助老服务资源,如政策宣讲、志愿服务等,不是“空壳子”“花架子”,为申报单位明确方向,为发挥实效筑牢基础。
二、广泛动员,评定发布,用好阵地集群建设“连环招”
《方案》印发后,做好动员、评定、发布各环节工作,将阵地布点落实落细,把阵地服务定准定好。一是广泛动员。由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牵头,向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单位发文商询,动员申报。邀请部分单位负责人观摩现有阵地打消“增负”顾虑,面对面交流讲解政策。先后收到来自全市近百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的申请。收到单位申请后,逐个联系阵地负责人,进一步征求具体意见建议。二是评定布点。考虑位置、资源等因素,初筛申报名单至76家。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实地考察,详细了解阵地位置规模、活动学习资源、日常管理水平、工作人员服务等内容。经综合评定,确定57家单位入选宿迁老干部活动学习共享阵地集群。这些阵地分布广,市直、各县区和功能区均有分布,城区、乡镇均有分布,缩小了老同志出行圈;类型齐,既有老干部系统内阵地,也有文化活动场馆,又有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等,满足老同志各方面需求。三是梳理发布。按照“便于查询、便于使用、便于管理”的原则,对57家阵地服务清单进行梳理,统一表述、规范用词,梳理各类服务资源152项,明确阵地开放时间。发布前再次逐个联系阵地联络员,核对、确定相关表述,确保阵地建得起来也能用得起来。
三、常态长效,带动引领,打好阵地集群建设“持久战”
印发《关于公布宿迁老干部活动学习共享阵地集群成员单位名单和服务清单的通知》,明确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各成员单位工作要求,真正常态长效发挥阵地作用。一是做好宣传推广。依托老干部系统、老干部原单位、老干部党组织、老干部团体、共享阵地集群成员单位等途径,充分利用网站、公众号等媒介,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推广共享阵地,主动组织涉老团体、活动团队等赴阵地开展活动,让老同志知晓了解“家门口”的活动学习场所。二是做好跟踪管理。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常态化掌握阵地使用情况及服务质量,公布监督电话,定期听取老同志和阵地成员单位意见建议,及时调整优化阵地服务事项、增减阵地成员单位,切实发挥共享阵地作用。三是抓好典型培育。对工作实、举措多、服务好的共享阵地提出表扬,在评先评优中优先考虑,对服务资源有特色、老同志评价较好、社会影响力大的共享阵地进行扶持培育,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共享阵地建设既是满足老同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治标之举也是治本之策。宿迁市委老干部局将在共享阵地的宣传推广、督促指导、统筹发展上持续下功夫,努力做好老干部活动学习共享阵地集群建设“下半篇”文章,不断提升阵地吸引力,让广大老同志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更好地把广大老同志团结起来、凝聚起来,组织引导老同志为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贡献银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