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19 浏览量: 次 来源:南京市委老干部局
6月17日,南京市委老干部局在台城花园举办“在博物馆遇见时光与自己”传统文化大讲堂活动,深化“文化养老”内涵,推动优质老年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市委宣传部、统战部等6家单位60余名老同志参加活动。
聚焦银发需求,解码文博价值
活动紧扣首个“非遗年”主题,特邀金陵文化资深专家、青春老年大学文史系讲师陶静授课。陶静老师深耕博物馆教育近十年,独创“文本+文物+实地”三维教学法。本次讲堂以“老干部文博寻根”为主线,通过“银发寻根”“千馆竞辉”“金陵寻脉”“锦上添花”四大篇章,系统阐释博物馆作为“历史活字典”的精神价值,剖析新时代博物馆从“文物仓库”向“文化客厅”的转型路径,并以南京云锦博物馆为例,带领老同志透过织造文明触摸城市千年文脉。
创新教学场景,激发银龄共鸣
陶静老师以“讲解+体验+互动”三维课程体系为框架,选取现象级动画《哪吒》中敦煌藻井纹、火焰宝轮等传统美学元素为切入点,串联南京云锦博物馆三色金龙袍的五行色谱体系、补服“十二章纹”的礼制内涵等文物实证。她带来一块珍贵的云锦实物,结合专业讲解,生动还原大花楼木织机128道工序的匠心脉络,解析织金衬褶袍上细若发丝的金线锻造技艺。当抽象的技艺通过眼前这块流光溢彩、纹样精美的锦缎变得真切可触时,在场老同志无不屏息凝神,纷纷感慨。
深化共建共享,赋能文化传承
市委老干部局负责同志表示,此次活动是“助老三送”活动的创新实践,通过探索“课堂精讲+实地探馆”双线模式,为老同志搭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平台。下一步将探索构建银发人才参与的文化保育体系,以紫金银辉工作站为中枢纽带,推进“博物馆志愿讲解”“非遗技艺传习”“红色记忆沉浸式开发”“文旅资源数字化转译”等特色项目,通过银发志愿讲解提质增效、银发智库资源共享、数字方志平台迭代升级等实施路径,实现历史文脉传承与银发志愿者价值的双向赋能。
活动结束后,老同志们一致认为,这堂课让他们重新发现,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老干部传承文化、传播智慧的“精神家园”。大家纷纷表示,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社区宣讲、家风培育等活动,讲述明城墙砖铭文中的家国情怀和云锦纹样里的家风故事,结合南京“文学之都”特色,让文物故事融入群众生活,为打造博物馆之城、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贡献银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