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30 浏览量: 次 来源:
2011年10月份,因工作需要,陈夕方同志调丹阳市委老干部局工作。他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永不放弃的执着追求,倾心倾力工作,用心用情服务,赢得了组织认可、老同志赞誉。丹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离退休干部工委书记张志明称赞他是“安专迷’精神的生动践行者。
安于本职,守住寂寞
“安”是一种心态,心无旁鹜才能善始善终。针对全市离休干部“三无”遗属医疗保障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他及时汇报,并积极与医保、财政等部门沟通联系,拿出了解决方案,在2012年为全市158位离休干部“三无”遗属落实了医疗保障待遇。
针对广大离退休干部生活在社区的实际情况,2012年,他探索实践,在镇江率先成立云阳街道凤美新村社区老干部“四就近”工作服务站,打造成省级示范社区。2016年,根据全省“一方隶属、多重管理”试点要求,凤美新村社区被列为省级首批试点社区,他指导社区成立了建制性老干部党支部。目前先后在社区和老干部社团组织(协会)中,建立19个非建功能型党支部。
专心致志,善作善成
“专”是一种追求,刻苦钻研才能善作善成。2018年起,他投身“六有一提升”达标创建工程,强力推进老干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针对部分支部政治学习场所不固定、硬件不配套等薄弱环节,提出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学习阵地、一套规范的老干部工作制度、一面红色展示墙、一件配套的电教设备、一支奉献作为的志愿服务队伍”的“五个一”政治生活室建设标准。为落到实处,他不顾严寒酷暑,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跑,逐个逐家将活动阵地落实到位。在他的带领下,全市99个支部在镇江率先实现了达标全覆盖,创成了1个省级和23个镇江市级示范支部;所有支部均设有政治生活室,其中多功能式53个,独立式29个,共享式17个,6个支部获镇江授牌。
2018年9月,镇江市委老干部局选择丹阳试点开展“银发生辉”工程。他牵头组建了理论宣讲、科技服务等6支部志愿服务队。2019年以来,根据省市老干部部门部署,以“支部+分队”为模式建立了60余支志愿服务分队,形成了“1+6+N”作用发挥组织体系,并依托志愿服务团队,组织全市银发志愿者在各个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打响了“银耀曲阿”志愿服务品牌。
为实现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全覆盖,2019年探索提炼了“‘1+1’并行设置党组织新模式”,获得2020年度省委老干部局党建创新案例成果奖。
2021年,根据镇江市委老干部局推进老年人才服务中心和引导老干部助力社区治理两个重点创新项目的统一部署,他结合实际,创新探索,全力推进老年人才服务中心建设和老干部助力社区治理工作,在乡镇和部门建立了13个分中心,组织90余位老年人才与20个工农业项目对接,助力“产业强市”和“乡村振兴”;在15个社区建立“银发先锋”志愿服务站,组织银发志愿服务分队和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得到社区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
迷恋执着,乐在其中
“迷”是一种境界,乐在其中才能历久弥坚。2012年,陈夕方探索总结“感情在一些交流、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的“四线工作法”获得省委老干部局2012年度创新优秀成果奖。
作为“娘家人”,他事无巨细,时刻把老干部的冷暖放在心间。有一次,一位老领导因身体有恙,急需转外地医院手术,而其子女工作又忙,陈夕方得知后,三上医院,为老干部办理相关转院证明,老干部及家属十分感动和感谢。
2018年,丹阳市委市政府将老干部活动中心列入民生重点实事工程,面对工期紧和一些棘手问题,陈夕方放弃所有的双休日和节假日,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主动做工作,积极争取对方的理解和支持,确保了改造工程顺利施工。
在疫情防控中,他坚持带头值班,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加入局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下沉一线参加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社区联防联控工作。
十年里,他处处留意、事事留心,对干过的工作,他会及时的加以梳理和总结,形成文字材料,对内加以推广,对外加以宣传,近两年来,有400余篇宣传信息报道在各类媒体上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