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矢志不渝永葆本色      壮心不已无私奉献      --记海陵区人大退休干部陆镇余

发布时间:2017-05-21    浏览量: 次    来源:

       近年来,海陵区委老干部局一直把老干部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为价值取向,涌现出许许多多先进典型人物,区人大原副主任陆镇余就是其中之一。

陆镇余同志系原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海陵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党员,江苏苏州人。现为江苏省社科院泰州分院科学发展观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泰州分院兼职教授、泰州学院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江苏省委委宣传部、泰州市委宣传部讲师团成员,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泰州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泰州市梅兰芳研究会会长。

陆镇余同志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自2001年退休后,多年来,他始终用“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责”自我砥砺,无限忠诚党的事业,竭力回报人民的期待,为宣讲、守护泰州历史文化,助推泰州“文化名城”建设,他四处奔走,孜孜不倦。平时,他生活自律,俭朴,为人正直、善良,谦和,淡泊名利,不计个人荣辱得失。2011年,被表彰为全省“四好”离退休干部党员、区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陆镇余同志荣获“我为泰州转型升级献计献策”征文一等奖、被评为泰州市离退休干部“十佳之星”老年才艺之星。

一、满腔热忱投身宣讲历史文化

陆镇余同志非常重视以文化人这项工作,十多年来,他不遗余力地宣传泰州历史文化。他总是说,只有了解泰州,才会热爱泰州,才会奋力建设泰州,才会有希望把泰州建设得更加美好。为了让更多泰州人了解泰州的悠久历史,文化瑰宝,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担任省委、市委宣讲团成员的他除了多次参加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及多次全会文件精神宣讲,一直致力于泰州历史文化的宣讲,每年都受邀到全市各机关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宣传泰州历史文化,还专题讲解“和谐文化”、“文化软实力”理论。为了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他认真备课,反复修改讲稿,不断充实新内容,制作新课件。根据课时长短,针对不同听众,选取不同重点,采用不同讲授方法。他的精彩授课,受到广泛好评,至今听众已达数万人。他的不懈努力,为建设文化泰州,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作出了新的贡献。

二、殚精竭虑守护泰州历史文化

他是泰州历史文化的守护者,在保护、开发和利用泰州历史文化遗产上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他曾协助区政府组织修编新版《泰州志》,编审市委宣传部组织的《泰州历史文化丛书》、市民政局组织的《泰州印记——地名文化集萃》,主编市文联《黑猫》文学丛书,主编梅兰芳研究会《梅兰芳》刊物,编审《古镇塘湾——人文史略》、《老渔行》等地方志史料。

2007年,陆镇余同志协助区委、区政府建成了单毓华单声爱国主义事迹陈列馆。经过五年艰辛努力,将爱国侨领,我国“以法促统”倡导者单声先生捐赠的322件文物全部安全从英国运抵泰州,2011年,建成“单声珍藏文物馆”,成为全市又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为文化泰州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泰州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的故乡,陆镇余同志是我市举办纪念梅兰芳活动的首倡者。从1984年开始,三十年来,他和梅兰芳研究会的同仁们不断宣传梅兰芳生平事迹和梅兰芳精神,锲而不舍组织开展纪念梅兰芳文化活动,将梅兰芳故乡—泰州这张最闪亮的城市名片蜚声海内外,为泰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为回顾泰州三十年学梅、研梅、忆梅、写梅、唱梅、颂梅的历程,留住历史的印记,经过三年广泛收集资料,反复撰写修改,他主编的《梅韵千秋—泰州梅兰芳文化活动三十年图文集萃》和《永远的梅兰芳—梅门弟子忆恩师》获得了成功,成为2014年梅兰芳诞辰120周年的献礼项目。

三、建言献策助推文化泰州建设

他多次参加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的专题调研活动,关注市、区的各项重大建设,尤其是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及时撰写时评、调查报告、建议、意见,为市、区两级党、政部门献计献策,多数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2009年,他受邀为泰州市委学习中心组(扩大)主讲《文化泰州建设初探》,主张用泰州历史文化建设当代文化泰州,实现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阐述了建设当代文化泰州必须确立五个战略意识(文化意识、名城意识、中心城市意识、机遇意识、五有意识—有品位、有特色、有规模、有影响、有效益),提出了文化泰州建设的抓手、切入口及近期、中期工作目标。所提建议均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并付诸实施。

多年来,他在深入调研泰州人文资料的基础上,积极抢救、保护了一大批文物,并适度进行开发利用。他为泰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园林绿化城、环境模范城建言献策;他参与了修订泰州城市总体规划,验收全市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为建设泰州梅兰芳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光孝寺历史文化史料陈列馆、泰州大学城、凤城河风景区、凤凰河景区、沈毅烈士殉难处,海陵图书馆、电视塔;修复千年古剎光孝寺;修缮省泰中老校区、五一路夏家花园、范家花园、日涉园、岳武穆祠、学政试院、城隍庙、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纪念馆、吴同甲故居、多儿巷1号等付出了大量心血。还为园博园泰州馆、花博园的桥名、河名,周山河社区、医药城的路名提出了建议方案。

陆老虽然今年已78岁高龄,但仍然活跃在泰州历史文化的挖掘、传播和保护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