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21 浏览量: 次 来源:南通市海门区委老干部局
南通市海门区以“银发生辉耀东洲”志愿服务工程为抓手,将开展“银发生辉·银龄行动”与党员冬训工作相结合,积极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立足自身优势特长,以多种形式参与“冬训+”活动,助力党员冬训提质增效。
银领宣讲“接地气”,增强冬训“向心力”。“冬训领航砺尖兵,拾理红音踏春来。大家好,我是党员冬训志愿者宣讲员······”在海门街道“红色大喇叭”直播间,老党员黄生发熟练地与“云”端听众打招呼,并用亲切的方言给大家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冬训工作开展以来,老党员作为冬训宣讲的主力军,他们走进“宅上党小组”、农家书屋、“云”端,用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经验传递“理论干货”,为基层党员“充电”蓄能。在海门区“冬训储能聚合力 砥砺奋进向未来”启动仪式上,解放西路社区老党员王俭作为百姓民嘴、冬训主讲人,现场讲述“三条桥支部——海门第一个中共支部”的由来和首任书记张冠今的故事,受到现场一致好评。区知青文化研究会王茂勋、郭颖等老干部志愿者积极参与“知青送理论”宣讲活动,将冬训理论知识送到“宅上”“小场心”。截至目前,累计开展“银发讲学”32场次,辐射党员群众8000余人次。
银发惠民“聚人气”,提升冬训“吸引力”。“生活与法密不可分,法若禁止不可为,争做法律的明白人,共保社会风气正······”海门夕阳红大舞台百合法治艺术团登上冬训舞台,为观众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春节期间,区老龄协会、老科协等涉老组织注重将党员冬训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开展“冬训+文化拜年”活动,通过春联送福、趣味猜灯谜、知识竞赛等形式,营造生动、鲜活、浓厚的冬训氛围。海门街道老干部、老党员依托“百姓大舞台”,把冬训内容融进歌曲、小品、舞蹈等节目中,自编自演情景小戏《民法典是法宝》、群舞《我哩农村变化大》等文艺节目,提升冬训吸引力和影响力。三星镇、余东镇等区镇的“五老”开设“冬训小课堂”,开展“听爷爷讲过去的事”“诵读红色经典”等全民阅读活动27次,助力红色教育“开枝散叶”。
银龄行动“冒热气”,拓展冬训“实践力”。注重把乡村振兴第一线、疫情防控第一线作为老同志作用发挥主阵地,将冬训成果转化为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的暖心行动。春耕备耕期间,区农业农村局召开海门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座谈会,邀请黄颂禹、沈麟书、徐志康等3位农技老专家进行专业技术指导,为进一步优化完善农业保护体系和配套政策提供方向。海门港新区积极组织老党员、乡贤将一场场“诸葛亮会”开到田间地头,结合自身所长,为村探索增收致富新路子出谋划策。近期,疫情形式复杂严峻,各区镇、部门老干部、老党员不约而同“重装上阵”投身村、社区防“疫”一线,卡口值勤、楼道消杀、防疫宣传·······银龄老将们冲锋在前,为海门疫情群防群控贡献余热,用实际行动彰显着老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绽放出共产党员别样的夕阳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