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15 浏览量: 次 来源:徐州市委老干部局
为充分发挥农林系统老干部、老专家的技术和经验优势,丰县积极开发银龄人才资源,于2019年成立了丰县离退休干部科技志愿服务队,经过3年多的努力,从最初的10人发展到如今的51人,平均年龄71岁,其中,党员45人,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12人,常态化开展科技助农增收行动,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科技赋能、专家献智、群众受益”的科技助农新路子。
发挥优势,建强基地优产业。近年来,银发专家们发挥专业优势,先后创建了数字果品试验示范基地、徐州苏羊肉羊产业联盟、徐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开展专业研究,帮助回乡青年创业,为推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黄德安、师忠轩等银发专家的帮助下,数字果品试验示范基地引进了猕猴桃、樱桃、草莓等7大树种,79个品种。推广苹果矮砧集约化、梨主干形支柱(棚架)、葡萄与猕猴桃避雨等栽培新模式,示范带动全县发展新果品15种、新模式种植6万亩,增加经济效益8000多万元。全省最美老干部志愿者陈家振走村串户,开展“一帮一、大户带小户、一户带十户”活动,建立了30多个养羊示范基地,带领2100名农民走上了养羊致富之路。银发专家毛成西帮助瑞农果蔬农场采取“家庭农场+基地+农户+订单”为一体的运作模式,带动240余农户致富增收,真正实现了“引导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带领农民富”的帮扶宗旨。
服务下沉,精准帮扶助增收。结合丰县“果品、蔬菜、畜牧、食用菌”4大特色产业实际,成立了果品、畜牧、蔬菜、食用菌等志愿服务小分队,建立“银发生辉志愿者”包挂责任清单制度,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全面推行首席专家指点、农技人员挂点、业务团队建点的农技推广“三点工作法”,夏顶高温、冬冒严寒,组织开展“下乡送技术,银发当先锋”“科技助农促丰收,银发生辉正当时”“汇聚银发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助农活动,手把手向农户传授田间农作物种植技术及管理经验,并通过现场观察了解及诊断,面对面为农户解疑答惑,讲解果树、小麦等农作物各生长阶段可能遭遇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为农户问诊把脉,精准开方。同时,充分利用县农干校培训平台,开展“讲学达奔”“农业科技镇村行”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向农民群众宣传国家最新“三农政策”、农业农村法律法规等知识,培育高素质农民、技术型农民。
回馈社会,编史修志留记忆。县离退休干部科技志愿服务队成立伊始,就定下编史修志的任务与目标。县农业农村局第一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县离退休干部科技志愿服务队队长黄德安说,我们有解放前就参加革命的老干部,也有改革开放时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党员,工作从来没有离开过农业,我们要在有生之年,把亲身经历的丰县农业发展成就记录下来。老同志们在开展农业技术宣传及科技帮扶之余,不辞辛劳,翻资料、查档案,访老专家、老领导,深入到生产一线,找一手资料,寻一线数据。3年来共查阅各种关于农业的档案资料2000多卷(件),摘录、复印修志所需各类资料5000份80多万字,各类照片500余张。经九拟提纲,数易其稿,《丰县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志》终于面世,为70年的丰县黄河故道治理开发留下了宝贵记忆。然而,我们的老同志仍不满足,又一头扎进“故纸堆”里,为编写《丰县农业志》开始搜集材料。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多年来,丰县“银发专家”们的足迹遍布丰县乡野,化身“田秀才”“土专家”,走在田间地头,奋战在丰县乡村振兴一线,老骥伏枥、余热生辉,开展科技助农增收行动,为美丽乡村画卷增添了一抹动人的“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