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南通市海门区:银发援陕铺就乡村振兴“阳光路”

发布时间:2022-12-08    浏览量: 次    来源:南通市海门区委老干部局

今年来,南通市海门区老促会乡村振兴团以“银发援陕铺就乡村振兴‘阳光路’”志愿服务创新项目为牵引,发挥“银发科创”力量,指导资助陕西勉县武侯镇莲水社区建设光伏电站,为乡村振兴增“光”添彩。

精心谋划助推项目建设。积极实施“苏陕对口支援”项目,利用陕西勉县武侯镇光照资源丰富的自然优势,区老促会乡村振兴团与常驻勉县的江海志愿团队对接,赴武侯镇莲水社区实地考察光伏发电项目选址,重点了解拟选址地点地理位置、交通、日照等相关因素,为正式选址提供基础资料。面对社区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认识少,对收益模式持观望态度的问题,老促会乡村振兴团会同社区、企业技术人员多次召开线上项目答疑会,一对一解答打消社区疑虑。根据前期调研、考察、论证,科学统筹编制项目方案,确定莲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屋顶作为光伏电站安装地点。

细化节点指导项目落地。会同常乐镇开展社会募集,通过宣传发动、企业带头、各界参与,筹得光伏电站建设资金26万元。根据项目方案梳理实施环节,细化时间节点,倒排项目工期计划表,横向到组、纵向到人,确保项目有序开展。坚持每月召开线上例会,及时掌握项目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筹措、土地使用、选址确认、工程招标、电站建设等突出问题。特别是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涉及到备案、国家电网接入,各单位之间业务衔接不顺畅的问题,区老促会积极联系海门在勉县的挂职干部,合力争取武侯镇党委、政府支持,共同推进对口支援项目,保证了光伏电站早建设、早并网、早发电、早收益。202210月底,武侯镇莲水社区34千瓦光伏电站项目安装完毕,建成后全年帮助社区增收28560元,平均每月2300元。

优化模式释放项目成效。“光伏项目实施3个月来,收益稳定,屋顶上的蓝色光伏电板既是遮阳板、保暖层,还是防漏板,一举多得!现在社区居民对光伏电站的认可度逐渐提高,已经有多家企业向我们咨询并计划安装光伏电站。”莲水社区负责人高兴地说。除了光伏发电项目,为拓展惠民渠道,区老促会乡村振兴团还指导社区增设光伏项目衍生岗位,帮助当地群众就业增收。海门区老促会会长陆海忠表示,去年区老促会投入资金27万元,资助陕西勉县建档立卡户贫困学生,组织500多名志愿者将购买的羽绒服、棉被、学习用品等物资送到孩子们手中。今年我们实施光伏项目,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项目投资回报率较高,一次投资,长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