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作用

你的位置: 首页-发挥作用

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激活乡村振兴银发力量

发布时间:2023-04-25    浏览量: 次    来源:常州市武进区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着眼聚共识、夯基础、汇合力,积极打造“银辉洛阳”工作品牌,教育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老党员发挥优势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银发生辉”强动能。

以笔为犁,深耕乡村红色脉络

36年党龄、10余年时间、50余万字手稿……这是一名老党员虞士杰对党的事业执着追求的见证,退而不休,以文学为媒,记录乡村红色历史,传播乡村红色文化。“现在流行电脑办公了,我还是习惯用笔书写,经常在晚上写稿,现在视力也退步了,以前的一些手稿也有点看不清了……”虞士杰对着一屋子手稿,笑呵呵地说。

虞士杰1984年参加工作,在乡镇府担任文秘工作,之后陆续担任洛阳镇宣传委员、戴溪镇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1999年乡镇合并后担任洛阳镇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直至2015年退休。2010年,虞士杰参与了武南县洛阳区革命斗争纪事书《难忘的经历》的编撰工作,“这本书的编撰困难重重,要写的内容年代久远、史料不全,我们要到上海、南京各地找到当时的老同志采访,一年半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十万余字的手稿”,回忆起第一本书的编撰,虞士杰如数家珍,而这也是他书写洛阳红色故事的开始。从2010年至2019年10余年时间,他完成了《难忘的经历》《百年岑村》两本书的编撰,共计50余万字,还为岑村政治生活馆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两个展馆的建设出谋划策,提供文史资料。一支笔,十余载,他让家乡红色历史印于纸、见于书,为后人留下珍贵的红色史料。

法治铸剑,铸就乡村治理基石

“法治”是铺就乡村治理路的基石。在洛阳镇马鞍村,“老沈工作室”的带头人沈忠良依法用情用心调解村里矛盾纠纷,让法治赋能乡村治理,护航乡村振兴。

沈忠良是地道的马鞍村人,村里有名的“老娘舅”,曾任洛阳镇司法所所长,在其从事司法行政工作的20多年里,先后被评为全国法制宣传先进个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村民有法律问题弄不明白,都会来请教他。乡里乡亲之间有矛盾争执,也会找他帮忙,由他做中间人。在村民眼里老沈为人热情,乐于助人,做事公道。因此,马鞍村大力支持老沈,组织退休老村干部等数位志愿者在村委成立了“老沈工作室”,继续发挥余热。用老沈的话说:“民事纠纷有时候就像横在当事人面前的一条河,我愿意用自己的努力架起沟通的桥梁,换来马鞍村的安乐。”自工作室成立以来,老沈带领着退休村干部化解了20余起矛盾纠纷,在普法和调解的过程中促成了全村上下“有事好商量、有法皆依法、有难大家帮、共享马鞍美”的和谐氛围。

老少同声,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离退休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是指引年轻人航行的“灯塔”。洛阳镇老干部党支部始终以党建共建为契机,聚焦培养一大批“红色根脉”坚定守护者为目标,打造老有所为、老有所得的“快乐空间”和青少年的“学习空间”,奏响老少一起拼搏、一起奋斗的时代强音。洛阳镇岑村革命伉俪蒋继奋和潘湘云在战争年代创办了革命刊物《嘤鸣》。2023年3月,洛阳镇老干部支部牵头成立了“嘤鸣”同声宣讲团,与“嘤鸣”童声合唱团达成共建,宣讲团以老干部为主体,发挥自身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讲好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合唱团以少年艺术团的形式创新延续红色革命的星火,以歌为媒传递红色精神。老少同声,共同架起一个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艺术熏陶、文化传承为一体的综合育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