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6 浏览量: 次 来源:南通市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南通持续推动实施“银发生辉·银龄引领”行动,聚力奏好银发人才招才纳贤、作用发挥、保障激励“三部曲”,确保银发人才引得来、用得好、跟得上,为新时代南通高质量发展贡献银发智慧力量。
奏好招才纳贤“前奏曲”,确保银发人才引得来
一是怎么把人才引得准?要弄清“谁是人才”,才能真正引来人才。南通第一时间贯彻落实省局文件精神,转发《关于开展银发人才库建设工作的通知》,下发《高层次银发人才信息汇总表》,明确要求在政治素质过硬、甘于担当奉献的基础上,长期从事党建、经济、科技等领域工作,取得相应的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或其他具有专业特长、个人能力较强、社会影响广泛的老同志,也可作为银发人才纳入人才库。
二是怎么把人才引得全?横向“单位申报+支部(协会)推荐+上门聘请”等多方式挖掘,纵向采取市直多部门联动,县(市、区)、乡镇(街道)全链条发力,逐级建库。同时,定期牵头召开涉老组织(团队)联席工作会议,依托其完善的组织架构构建起志愿服务网络,将涉老组织(团队)中作用发挥较好的成员纳入银发人才队伍。抓住举办市老干部党校主体班、退休干部乐龄培训、各级干部荣誉退休仪式等集体活动的契机收集掌握老干部信息,吸纳有专业技术特长的老干部充实银发人才队伍,实现了人才库量质同步提升。
三是怎么把人才引得精?保障入库人才“专精特新”是高效发挥银发力量重要前提,截至目前,入库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784名,中级职称银发人才677人。突出专业化,紧盯全市发展需求,结合老同志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划分人才类别。启东市结合区域发展特色需求,设置滩涂开发、盐碱地种植、海洋文化等5个附加类别。突出精品化,围绕老同志公益贡献值和社会威望值,各级合力把好银发人才选拔关,不求规模之大,但求力量之精。突出特色化。聚焦老同志在职时或退休后的特殊贡献或特殊荣誉,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协会举荐等方式纳入银发人才。突出动态化,对新退休干部选优纳强入库,对年龄较大、长期身体不佳、异地居住的银发人才及时调整出库。
奏好作用发挥“进行曲”,确保银发人才用得好
一是搭建平台。扎实推进“银发生辉·银龄引领”志愿服务行动,创新搭建作用发挥平台载体,为银发人才开展活动提供便利。在“心耀江海”南通老干部APP打造“银发生辉”版块,收集银发人才信息,实现活动发布、在线报名、活动打卡、过程记录等功能。其中,在纳贤入库的过程中,着重详细准确录入银发人才的专业技术特长、工作简历及成就、退休后发挥作用情况等信息,为老同志们作用精准发挥奠定坚实基础。梳理、分析全市银发人才入库信息、结构,针对现状,研究银发人才资源开发使用趋势,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持续改善结构,切实推进银发人才库的建设和使用。
二是夯实阵地。出台《南通市老干部志愿服务阵地建设标准》,用活银发先锋驿站、银发人才工作站等阵地资源,指导选优配强阵地负责人,高标准完成展陈布置和功能配套,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布点网络。目前全市已打造江海银发先锋驿站106个、银发人才工作站97个。引导银发人才用好阵地,助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推基层党组织建设、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崇川区、如东县组建老干部志愿服务联盟,通过“四联”工作方法部署推进老干部志愿服务重点工作和任务。海门搭建志愿服务联盟,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活动51次,受益群众达2.6万余人次。
三是创新载体。推动银发人才开发利用与社会发展大局相融合。发布银发人才志愿服务倡议书,引导老同志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围绕中央、省市委重要部署,找准发挥作用的结合点,与党委政府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突破性打通银发人才对口支援渠道,输送两批退休教师前往南通对口支援城市——青海省贵德县开展教育支援,组织市老干部宣讲团赴云南怒江开展理论宣讲、捐资助学、牵线产业扶贫,依托市老促会实施对口支援陕西汉中项目帮扶,释放银发人才助力中心工作的强大能量。海安市、通州区组建银发人才宣讲专业队伍,深入基层、企业开展各类宣讲超800场次,服务群众6.5万余人次,启东市组织银发人才建言献策百余条,其中受市委主要领导批示15次。
奏好保障激励“协奏曲”,确保银发人才跟得上
一是强化组织服务保障。健全制度保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志愿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银发人才工作站建设推进会。健全联动机制,积极推动法律、教育、卫健、农业、环保等相关部门成立银发人才工作小组,加强沟通联系,形成协同联动机制。此外,持续强化与文明办、民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研究银发人才与江海志愿者、南通志愿者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推动银发人才优质资源均衡发展。
二是强化系统培训蓄能。打造银发人才立体化教育培训体系。依托老干部党校,邀请相关专家、教授对银发人才开展专业技能培训、项目负责人培训、专业领域情况通报,帮助银发人才把握形势、掌握信息、提高能力。实施银发人才“头雁培养”计划,将各行业带头人纳入全市人才培训会议列席对象。定期组织银发人才与青年人才、本地人才与外地人才开展学术研讨和成果交流,既发扬经验优势,又弥补技能短板。系统化组织银发人才考察市内外重点项目建设和城乡发展变化,10月份南通市委老干部局组织42名银发人才赴浙江学习调研,多维度发力将银发人才库打造成全市发展的智囊团和专家库。
三是强化典型选树引领。制度化开展老干部志愿服务创新项目申报、老干部志愿服务优秀案例征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活动,充分运用主流媒体及涉老部门“两微一端”平台,通过选树先进、宣传事迹、老干部典型现身说法等方式,让银发人才先进事迹出彩“出圈”。放大银发人才库的“虹吸效应”,鼓励现有银发人才积极引荐新鲜血液,吸引更多银发人才报名入库,激励引导更多银发人才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海安市对作用发挥突出的银发人才进行奖励激励,定期选树典型,树立模范标杆,10人入选“银发智库”,1人荣获“最美夕阳”先进典型。如皋市注重培育选树银发人才先进典型,优先推荐银发人才参评“最美志愿者”“最美志愿服务团队”“皋城党员先锋”等。
下一步,南通将继续围绕中心大局,建好用好银发人才库,强化资源整合利用,搭台聚力,把作用发挥继续抓“实”抓“细”,推动银发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