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7 浏览量: 次 来源:海安市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海安市不断深化“银发生辉·枫耀海陵”服务品牌内涵,引导老干部志愿服务对标群众需求、融入基层一线,拓宽老干部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走出一条老干部助力基层治理的海安路径。
抓投入,重管理,以“三个强化”健全保障
一是强化阵地保障。市委老干部局整合现有资源,打造会议室、阅读室、办公区等共享空间,建强红枫志愿服务大队活动的主阵地。各中队坚持“规范化、标准化”阵地建设,以基层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为老干部参与基层治理提供阵地保障。二是强化安全保障。一方面通过安全讲座、应急处置教育、急救知识科普等方式提高老干部安全意识,注重落实老干部参与基层治理的各项安全措施。另一方面出台老干部志愿者活动保险购买办法,完善定期体检与健康状况评估制度,最大程度解决老同志参加红枫志愿服务活动的后顾之忧。 三是强化资金保障。老干部助力基层治理是一个常态化、长期性的工作,各单位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老干部活动经费,为红枫志愿活动提供人力、车辆、经费等方面的支持,探索红枫志愿服务专项资金保障机制。
抓统筹,重提升,以“三方融合”凝聚力量
一是融合专业力量。加强银发人才的选用,为银发人才在对口领域利用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搭建平台,如人民医院建立“老干部红枫义务就诊小组”、法院建立“红枫志愿法律援助小组”等。二是融合基层实际。整合多方力量,精心设置项目,让志愿服务更专业、更高效,使老同志的发挥作用更热情、更便捷。在村、社区推行“党员干部+社工+老干部”协作模式,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精细创新,设计打造N个服务项目,如“老娘舅工作室”“四点半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课桌”等。三是融合特色资源。根据区镇地方资源特色,重点打造属于本区镇的红枫志愿服务项目,形成“一区镇一项目”的战略目标,确保项目的长效性、影响力。如白甸镇红枫志愿“银发生辉护绿水”项目、高新区红枫志愿服务“结对联系事务代理”项目等。
抓选育,重示范,以“三项举措”建好队伍
一是实施人才选培举措。着力选培高素质基层治理人才,强化志愿服务与基层需求的精准对接,引导基层治理志愿服务队伍向专业化领域发展的同时,通过对口安排、组织召集、示范引领、多方培育等方式,做好“高素质”人才的后备储蓄,着力抓好志愿者交流培训,通过以老带新、交流培训、基层实践等活动提高志愿者的专业化能力,强化业务素质。二是实施队伍壮大举措。通过“两个渠道”广泛吸纳有志愿服务意愿、有专业特长、身体素质好的老干部,不断壮大基层治理志愿服务队伍。把好“个体关口”,要求有奉献意愿、身体健康、家庭支持的老同志加入,在吸纳涉老团队时把好“团队关口”,要求团队成员普遍同意,并能够服从组织的安排、管理,确保基层治理工作的持续发展。三是实施激励鼓励举措。加大对表现突出、群众公认的老干部个人和基层治理项目宣传报道力度,利用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江苏老干部、南通老干部、银潮、心系桑榆”等涉老微信公众号和关注度较高的微信工作号进行宣传,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红枫志愿者积极发挥作用、勇于担当作为的积极性。注重在助力基层治理的骨干队伍中进行考察培养“领头雁”,引领、带动和激励老同志助力基层治理的热情。